“在等候竹筏的過程中,游客朋友們別忘了可以拿手機連接景區新近開通的WIFI服務哦,玩玩游戲、看看新聞,等待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的。”來自鷹潭師院的黃黎妹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放棄“五一”假期出行游玩的機會,來到游客密集的龍虎山竹筏碼頭當起了一名志愿者。三天小長假,我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56名志愿者分散在龍虎山景區四個游客密集區域,從事咨詢、引導、救助等志愿服務工作。他們人均每天服務時間6小時,最長者達9小時,服務游客近千人次。
志愿者們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哪里有需求就往哪里去,早出晚歸,熱情服務,樂此不疲,將愛化在點滴之間,唱響一首首奉獻贊歌。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志愿者隊伍管理,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立足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常態化志愿服務為主線,創新方式,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志愿服務持續健康發展,開創了鷹潭志愿服務新局面。
隊伍建設 人人都是志愿者
徐大姐做志愿者十年了,日前,她拉上即將大學畢業的兒子參加志愿者活動,一同體會當志愿者的快樂與付出。如今,志愿服務在全市蔚然成風,營造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
開展志愿服務的主體是志愿者,基礎在于隊伍建設,廣泛招募志愿者是重要的引援方式。我市除了采取傳統的招募方式,還根據服務項目、特色活動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愿者;同時緊緊抓住“三五”、“五四”等重大節慶日,以組織注冊、社會注冊的形式開展注冊活動,并動員和組織青少年學生加入志愿者隊伍。全市所有志愿者按照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章程進行統一編號、統一管理。去年,全市共招募消防、醫療、社區等不同領域的志愿者700余名,全市已累計注冊志愿者1萬余名。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全市愛心組織和人員的摸底調查,原本自我集聚的300名網絡志愿者歸攏在團市委志愿者協會名下,成立了鷹潭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網絡分會。一次次愛心活動,播下一顆顆愛心的種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該協會榮膺“鷹潭市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集體”,副會長熊波先后獲得2013年度“江西好人”、鷹潭“五四”青年獎章、“感動鷹潭·十佳新人新事”榮譽稱號。
“網絡分會的成立,加強了我市志愿者隊伍建設,意義不僅僅在于增加了人數,更在于志愿者隊伍管理系統的應時升級,一個完整、嚴密的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的志愿者隊伍已見雛形。”團市委志愿者工作負責人如是說。
通過不斷擴大志愿服務參與面,讓志愿服務人人都可參與。全市各市直單位志愿者組織根據單位青年人數,基數化、常態化配置青年志愿者,黨員帶頭,以身作則。此外,今年3月,我市舉辦“晚霞映黨旗、共筑中國夢”活動,3900余名離退休黨員干部成了主角,充分發揮他們獨特的智慧優勢和經驗優勢,推動全市老干部黨員志愿服務工作規范化、常態化,為我市各項事業發展發揮余熱。
志愿者隊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少不了制度化建設這一基石。通過不斷完善內部建設、相關規章制度,我市志愿者隊伍之間的橫向聯系得以加強,各部門工作進行了系統分工,隊伍內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得到進一步明確。
創新形式 處處留有身影
多年以來,我市關愛特殊群體、老年人、農民工子女,保護母親河,暑期“三下鄉”等志愿服務辦得有聲有色,已列為常項志愿服務行動并長期堅持。其中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更是一項品牌工作,先后開展了“沃·愛”、“為了那些花兒綻放”、“心手相牽·快樂成長”三項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組織青年志愿者組織和青年志愿者先后與2000余名農民工子女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結對,開展以學業輔導、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等為主要內容的志愿服務200余次,累計捐款捐物30余萬元。
助力他人,成就自我。現在,只要你有一顆樂于奉獻的愛心,志愿服務就處處可行。尤為可喜的是我市將志愿服務與市委、市政府重大發展戰略、各行各業具體工作相融合,創新志愿服務形式,有機整合行業信息、技術、人才等資源,廣泛開展文化體育、環境整治、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等專業性志愿服務活動,拓寬了服務領域,實現了志愿服務全天候、全覆蓋。
去年,鷹潭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背后有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志愿服務與創建工作緊密結合,動員全市大中專院校志愿者服務隊開展簽名承諾、認綠、愛綠、護綠及保護生態環境相關的志愿行動;組織志愿服務小分隊上街進行文明勸導、保護生態環境宣傳;推進共青團生態文明林建設,組織志愿者到已有的生態文明林開展養綠、護綠活動,有力推動了各項籌備工作地順利開展,極大地提升了創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實踐培訓 人人要當專業戶
由于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知識、技能掌握程度也不盡相同,怎樣整合志愿者資源,在“有需求,有服務”的新型社會供需關系中發揮最大能量,是多數志愿者隊伍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志愿者教育培訓實踐,通過入門培訓、崗前培訓和骨干培訓,提升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依托社區資源和景區資源,開展體驗式、互動式培訓,為志愿者提供廣闊的實踐舞臺;在服務窗口行業中組建專業志愿服務隊,推進志愿者隊伍專業化、規范化建設。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映山紅”愛心助學志愿者行動是中央企業志愿活動的一個重要品牌,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活動堅持了十年之久,是志愿服務專業化的一個典范。這樣一支專業的愛心助學志愿者隊伍就在鷹潭,就在洪門水電廠。今年伊始,為學習專業化志愿服務經驗,提升我市志愿服務水平,我市青年志愿者協會與中電投江西洪門水電廠的“映山紅”愛心助學志愿者隊伍共同組織志愿活動,相互配合,學習交流,向專業化建設邁出了新的一步。
不久前,青年志愿者孫欲曉參加了團中央在井岡山舉辦的中國青年志愿者助殘“陽光行動”暨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骨干人員培訓班。帶著專業的培訓成果歸來,結合以往的志愿服務實踐,活學活用,孫欲曉制定了一套我市青年志愿者“一對一定向服務的培訓計劃”,并即將啟動。只有加大志愿者培訓力度,將志愿服務專業化,才能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成為一種信仰,照亮更多的人生。
點滴之間彰顯大愛,志愿服務光榮而崇高,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年朋友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甚至連離退休黨員都積極參與發揮余熱。志愿服務常態化發展體現了我們這座城市人人敢于擔當、人人樂于奉獻、人人爭當好人的精神品質,也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