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縣葛坳鄉農村新貌鳥瞰圖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新時代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如何圍繞學習、活動、服務三大功能,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于都縣創新探索“五星創評”活動這個載體,通過環境衛生星、勤勞致富星、移風易俗星、孝老愛親星、誠信感恩星的五星創評活動,使農村鄉風文明煥然一新。環境美了,心氣順了,風俗淳了,走出一條五星創評導民風、文明實踐煥新彩的鄉風文明新路子。
以搭建平臺、摸清家底,提出“五星創評”思路,解決抓什么的問題。
過去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常常是虛功虛做,空抓抓不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建設,使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有了陣地和載體,使精神文明工作抓得住并且抓得實。針對農村環境臟、亂、差和垃圾亂倒、環境污染等問題長期以來十分突出的問題,開展每月一次的環境衛生星評比,解決農村人居環境的問題;針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一些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好吃懶做、爭貧鬧貧現象突出的問題,開展勤勞致富星評比,解決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志智雙扶的問題;針對紅白事宜大操大辦、嫁女娶媳高價彩禮依然盛行的問題,開展移風易俗星評比,倡導文明新風;針對農村不贍養老人、老人住危舊土坯房、年輕人住新房、領里之間關系緊張的問題,開展孝老愛親星評比,弘揚孝道文化,提倡孝老愛親,敦親睦鄰淳樸民風;針對農村借錢不還、誠信缺失、公德失范等問題,開展誠信感恩星評比,重構重信守諾社會信用體系和感恩奉獻的社會文化。縣委要求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扶貧辦、縣農業農村局、縣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專題調研,理清當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鄉村治理的思路,提出了通過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一載體,綜合開展“五星創評”活動的舉措,統籌抓好新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鄉風文明和社會綜合治理的諸多難題。
找準問題,理清了思路,解決抓什么的問題。從2019年初,五星創評便開始正式啟動,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于都縣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詳細了解各鄉鎮各村情況,縣里召開動員大會,統一全縣各級干部的思想,并在全縣開展摸底調查,對各鄉鎮各村建設實踐站的場地場所進行排查。在全縣條件較好的鄉鎮先行先試,充分利用祠堂、閑置學校、社區用房、閑置民房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在各鄉鎮自行申報的基礎上,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采取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在2019年全縣確定并建成了32個實踐站,第二步在2020年建設完成120個實踐站,第三步在2021年全縣357個村實踐站全覆蓋。
以干部為主導,群眾主體,精心設計五星創評活動,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解決怎么抓的問題。
五星創評活動由村民理事會組織實施,采取“兩評一榜一授牌”方式開展創評活動。“兩評”即:分組上戶打分并召開戶主會的形式,對所有農戶進行初評;根據初評各戶得分情況,再召開幫扶干部、村兩委、村小組長、婦女小組長和有威望的“五老”代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復評;“一榜”即對評選出來的結果張榜公示,公示時間一周;“一授牌”即鄉鎮審批并掛星命名,頒發農戶星級榮譽牌匾。其中環境衛生星每月一評,五星綜合評比每半年一評一授牌。“五星創評”實行動態管理。符合要求可以增星升級,不符合評選標準,將撤星降級。
實行正面激勵和反向約束。每次評選后,各鄉鎮和各村根據人口、資金等實際情況,把分數折算成獎金或獎品,按一定比例進行獎品兌換,定期舉辦表彰活動。對反面典型進行曝光通報。通過道德“紅黑榜”,對好吃懶做,不孝敬老人,惡意拖欠扶貧貸款本息,不思上進且不知感恩,影響極壞、一星也未評上的農戶,在村里顯要位置道德紅黑榜張榜公布,并在新聞媒體曝光。
該縣黃麟鄉朱田村全村總人口1300余人,700余人次參與活動,136戶群眾家庭獲得表彰,28戶群眾被評為負面家庭。朱田村“五星創評”工作組織有力、豐富多樣、氛圍濃厚,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社會風氣。原來群眾爭貧鬧貧、爭保鬧保、無理取鬧等怪象銷聲匿跡了,環境臟亂差、鄰里鬧糾紛、老人不贍養、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得到遏止,社會正能量全面發揮出來了。“五星創評”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傳播于群眾,群眾對政府公信力和滿意度得到迅速提升。
嶺背鎮謝屋村原來是一個民風彪悍、宗族觀念強的村,村里的很多工作難以推行。自從開展了五星創評活動,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了文明實踐理事會,理事會每月給老人們過集體生日。通過開展好婆婆、好妯娌、好兒媳的評比活動,謝屋村好婆婆、好妯娌、好兒媳比以前多了,工作好開展了,如今的謝屋村成了全縣遠近聞名的鄉風文明示范村。
截至目前,全縣357個村全面開展創評活動,全縣評出五星文明家庭5326戶、四星文明家庭8672戶、三星文明家庭12094戶,開展“五星創評”頒獎晚會300余場次,發放兌獎物品折合金額334.32萬元。通過“五星創評”活動開展,群眾榮辱感得到提升,家庭內外環境衛生有好轉,鄉風更加文明。
于都縣羅坳鎮“五星農戶”戶外環境
于都縣禾豐鎮大灣村開展五星創評頒獎文藝晚會
以建章立制,高位推動、定期調度通報為舉措,解決常態長效推進的問題。
縣委專門出臺并下發《于都縣脫貧攻堅“五星創評”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在全縣開展道德“紅黑榜”評議活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于都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工作評估驗收暨“三問”工作方案的通知》,從人員、經費、工作機制對此項工作予以充分保障,方案要求每個幫扶單位出8000-12000元到掛點村,保障五星創評工作開展。縣委書記、縣長在黨建工作、脫貧攻堅、精神文明建設等會議逢會必講五星創評工作,建立了縣委專職副書記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掛帥,月調度、周例會的工作機制,強力推進創評工作。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扶貧辦、縣農業農村局定期不定期開展督查。召開了全縣“五星創評”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動員會,開展“五星創評”專項督查并通報5次。此外,為進一步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學習、活動、服務的功能,實踐站采取群眾點單-政府派單-群眾接單、評單形式,結合群眾所需,全縣安排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課表,為群眾送去精彩的文明實踐活動200余場次。
該縣緊緊圍繞“五星創評”這個總抓手,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切實有效地解決了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空場空轉的問題,實現了建、管、用并重,學習、活動、服務并舉的突破。同時,通過“五星創評”實踐活動這一載體,還切實有效地推進了扶德扶志感恩教育,提振了貧困戶的精氣神,激發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起到了“一箭雙雕”的積極作用。該縣在全省7個貧困縣,以全省第一的成績高質量完成脫貧摘帽。群眾和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在全縣范圍內布局了8個示范點,以“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為目標,示范帶動所有村開展整治工作。今年以來,共召開流動現場會6次。全縣累計清垃圾5.45萬噸、清水塘3250口、清溝渠1200千米、清亂堆亂放3.23萬處,清亂搭亂建3.63萬平米、清殘垣斷壁3.78萬平米,改菜園果園3010個,改美庭院10.25萬戶。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昔日的農村的臟亂差,如今山川秀美,村莊整潔,白墻黛瓦,鄉風淳樸,百姓笑臉如花。猶如一幅和諧的山水畫卷。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