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基層治理激發內生動力
蓮花古道上綠意盎然、涼風習習,頤養之家門前荷塘美景盡收眼底;依山而建的六房村古樟林、翠竹園相映成趣,遠處的秀山美水、近處的鄉風文明彩繪讓人仿佛置身于畫中……9月8日,記者來到安義縣鼎湖鎮蓮花村,從整潔大方的村容村貌、知足自在的高齡老人、積極發揮作用的鄉賢文化中,感知到當地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因地制宜盤活基層治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積極探索。
整合資源服務群眾零距離
九月初的安義天氣依然炎熱,但這并不影響蓮花村老人們準時來到“頤養之家”的熱情。9月8日中午12時,74歲的萬永思老人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旁的蓮心堂,只見寬敞的大廳里,嶄新的餐桌上整齊地擺放著碗筷。一個鋁制大鍋里熱氣騰騰的土豆燉紅燒肉散發著陣陣香味,不一會兒,蓮心堂就來了30多位老人。
盛飯、上菜、端湯……一道道豐盛的中餐擺在老人們的面前?!斑@種助餐服務真是好,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吃上熱飯熱菜?!比f永思老人興奮地說。
據了解,針對高齡老人、留守兒童較多的現狀,蓮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整合村活動中心和閑置農房,建立頤養之家活動室、日間照料室、無障礙衛生間等,室外建立多處健身場所和休閑香樟林“孝”文化古道。此外還有子女通過頤養之家微信群為父母點菜服務,讓在外務工人員安心、放心;在農家書屋設置了“四點半課堂”,從周一到周五安排不同的志愿服務老師為孩子們進行課后輔導,貼心周到的各類服務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于無聲處浸潤民心。
“蓮花夜談”干群一心謀發展
“蓮花夜談”是當地干群交流的平臺,該村定期組織縣掛點領導、鎮村干部、鄉風文明理事會和部分村民代表,利用休閑時間坐在一起共商村務,收集民意,為民解憂。通過積極發揮帶動能力強、公道正派的鄉賢作用,引導村民自治,用群眾的方式解決群眾的矛盾,并協商處理好村重大事項,提高村民互動性和參與性,讓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導。
“咱六房旱廁、豬牛欄太多了,天氣熱氣味難聞,一下雨地上又腌臜?!?/p>
“這個問題不僅困擾百姓生活,也會讓六房沒面子?!?/p>
這是一次發生在“蓮花夜談”的對話,針對蓮花村六房村小組的環境問題,村民理事會多次開會討論,并利用疫情村民都在家的時間,發動村民捐款,共自籌62萬元,結合新農村建設及污水處理專項資金,村支部書記舒會軍發動鄉賢帶領村民利用20天時間,將污水處理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現在的六房村已形成雨污分流,污水經處理站達標后排放的宜居環保模式,過去的旱廁、豬牛欄密集處改造成綠地休閑廣場,雜草叢生的竹林改造成錯落有序的竹園。為慶祝污水處理站建成,村民們還像過年一樣打起了糍粑,基層治理的果實都揉進了甜甜的糍粑里。
污水處理廠建成后村民打糍粑
底蘊深厚古樸鄉村展新顏
“垃圾分一分,生活更繽紛,變廢為寶最環保,關鍵是你要做到……”在蓮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該村舞蹈隊的演員正在表演垃圾分類公益舞蹈,臺下老人、孩子們樂呵呵地觀看節目。
記者了解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是蓮花開展各項活動的主要場所,先后在這里舉辦過送戲下鄉、醫療健康講座、炒米粉比賽等各類特色活動,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當地老百姓組成的民間舞蹈隊表演。通過將新時代、新時尚、新熱點元素融入文藝演出內容,主創人員制作出一場場以移風易俗、孝老愛親、防疫知識等為主題的接地氣節目,既豐富了活動載體,又進行了理論宣講,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古樸寧靜的鄉村中落地開花。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基層治理,就要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和主體地位,在基層社會治理中變‘要我干’為‘我要干’,變‘政府干、群眾看’為‘大家的事大家干,政府群眾一起干’,以‘微服務’滿足群眾的‘微心愿’,積極搭建形式多樣的協商議事平臺,在社會參與中持續提高群眾自治共治能力”。安義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邵應蘭向記者說。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