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安遠已基本建成18個鄉鎮實踐所,10個所站合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投入使用。該縣從組織保障、場所建設、隊伍培育、志愿活動著手,圍繞群眾需求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工作,使之成為農村學習宣傳教育、培育文明風尚、提供惠民服務的新陣地。
每日一刻鐘 百姓歡樂多
“周末我基本在這度過,給孩子們輔導功課,陪他們打球健身。”近日,安遠縣龍布小學教師葉琳莉介紹說。村里不少孩子都是留守孩,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了孩子們的課外學校。
近年來,安遠縣堅持“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則,打破部門界限,按照“1+N”模式(“1”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N”是文化廣場、老年活動中心、孝老食堂、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兒童之家、便民服務中心等各類場所),打造適合各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并將村采茶戲小舞臺、村產業扶貧基地等場所設立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打造百姓身邊的“15分鐘文明實踐圈”。
為了豐富百姓生活,安遠縣有機整合舊校舍、老圍屋、農家小院、祠堂等一批閑置老舊場所,對場所進行修繕改造,打造符合當地村情民風、建筑風格的實踐站。同時,充分整合農村文化活動場所,采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化場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服務”等模式,整合了一批小舞臺、小廣場、文化站、農家書屋等文化活動場所以及當地老年人協會、童伴之家、“四點半課堂”、衛生所、社區服務中心等服務場所,使之成為鎮村文化活動中心、村民健身療養地,老年人休閑娛樂聚集地、孩子課外充電的“第二課堂”等,真正打通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身邊正能量 鄉風大變樣
“賢德敬老講仁義,尊老愛幼是本分。親生父母家公婆,雙方長輩一樣親……”近日,在安遠縣長沙鄉吉祥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一位退休老干部正在給鄉親們讀《新編教兒經》。《新編教兒經》是該鎮老人葉人定編寫的農村思想道德教育讀本,因其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農村實際,讀之朗朗上口,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傳播開來后,受到當地農民的喜愛。
為更好地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誠實守信、科學文明的鄉風民風,安遠縣通過整合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成立文明實踐理事會,發揮五老人員、鄉賢、致富帶頭人、身邊好人、婦女小組長、民間協會等作用,引導群眾自愿參與環境衛生治理、愛心幫扶、公共設施維護、矛盾糾紛調處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參與鄉村治理。
打造志愿隊伍,立足群眾需求,讓群眾得到貼心服務,是安遠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大重要舉措。該縣建成了縣、鄉、村三級志愿者隊伍網絡,縣級形成了文藝、農技、巾幗、理論、普法、醫療、科技等43支2653人的專業志愿服務隊。在設計志愿服務活動項目時,安遠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座談、入戶走訪調研等方式,摸清群眾的真實需求,每月根據農時、節慶日、產業生產等不同的群眾需求設計安排不同的“活動菜單”,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深受群眾歡迎。
文明宣講會 理論入萬家
“現在我們有事情,不找鄉黨委書記上訪,就愛到‘屋場夜話’活動中來說事評理。”浮槎鄉長河村開展“屋場夜話”活動時,駐村干部對一場村民糾紛進行入情入理的調解后,雙方握手言歡,現場一位村民說出了心里話。浮槎鄉長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依托“屋場夜話”宣講平臺,組織鄉村干部利用晚上深入各村組、屋場,了解民情民意,幫助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宣講政策,解開村民心中的疙瘩,架起干群連心橋。
推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是該縣又一重大舉措。該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精心挑選了一批理論功底深厚,熱愛農村,知識豐富,善于溝通的同志作為宣講員,通過在臺面桌上“宣”政策、屋場里面“講”故事、田間地頭“傳”技藝、鄉村舞臺“唱”夢想、板凳會上“議”家風等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傳理論、傳政策、傳技術、傳文明等,實現純凈民風“吹入尋常百姓家”。
2019年至今,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廣泛開展了理論學習、先進人物事跡宣講、防溺水安全巡查活動、“抗疫宣傳”、“垃圾分類”宣傳、民法典宣傳、抗旱救災、老年人保健養生知識宣傳等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共計2100多場,服務群眾20多萬人次。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