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村民鄧海秀踱著步子來到村里的“積分兌換超市”。百十平米的小超市里,米面油鹽、衣服鞋帽、書包文具等商品擺放得整整齊齊。
四袋紙巾、兩瓶香油、一個暖水瓶……超市營業員接過鄧海秀遞來的積分券,將編號輸入電腦,幾步操作下來,交易完成。鄧海秀樂呵呵地說:“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真是知道我們心里想什么,有了文明幸福卡,參加志愿服務等活動就能攢積分,積分多了就能到實踐站兌換積分券,以后我有空就要參加文明實踐活動。”
用文明幸福卡存儲積分、拿積分換物品是興國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一項創新。
圖為居民領取的幸福文明卡。
為充分發揮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動員和激勵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匯聚鄉村全面振興合力,興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行文明幸福卡家庭積分制,實施對象為全縣各行政村(社區)所有村(居)民家庭。全縣形成縣、鄉鎮(區)、村(社區)三級分工明確的組織架構,健全長效運行管理機制,確保文明幸福卡家庭積分制落地見效。
被評為致富能手、產業帶頭人,一次性獎勵50分;每月參加“五凈一規范”評比,被評為優秀的,積200分;按照紅白理事會章程辦理紅白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每一事例積30分;村(居)黨員干部積極參加“十帶頭”活動,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受到群眾普遍好評,一次獎勵50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一過線、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的,一次性獎勵100分……
圖為幸福文明卡兌換現場。
興國縣建立了一套積分評價體系,村(居)民主要通過參與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的37種文明實踐活動獲得積分,同時對16種不文明行為進行扣分。
每10個積分換取1元兌換券,可用于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分兌換區”或村(社區)指定的超市、商場兌換物品,由村(社區)文明實踐理事會根據積分細則進行認定刷卡。通過推行文明幸福卡建立積分評價激勵長效工作機制,帶動村民走向新時代文明大格局,以文明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村民用文明幸福卡兌換的代金券在超市購物。
文明幸福卡接地氣、暖人心,家家受益、群眾喜歡。它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個重要支點,吸引了全縣百姓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各項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來,推動全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園”,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群眾需要什么,文明實踐工作就提供什么。”興國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森介紹道,“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自強改變形象,已經成為村民們的共識。”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