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曙光志愿者服務隊在小區開辦‘四點半’課堂后,小孩下午下課后就有了集中做作業的場所。”說起“四點半”課堂,家住贛州市贛縣區茅店鎮思源小區的劉女士非常高興。
2020年,贛州市贛縣區通過城區鄉村聯動、線上線下互動、黨員群眾同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全區城鄉同奏文明實踐歡歌。
圖為贛州市贛縣區吉埠鎮瑤村村實踐站組織群眾收聽收看“小康幸福你我她”故事分享會
城鄉聯動,唱出新風尚
前不久,贛州市贛縣區武術協會來到該區王母渡鎮楓樹村開展武術表演活動。整齊的武術集體項目以及個人表演《傳統雙鉤》《自選槍術》等不斷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贛州市贛縣區組建了科教健身等10支機關志愿服務隊,深入實踐站和村組、屋場開展精準扶貧、就業創業等理論宣講,舉辦采茶戲、木偶戲等文藝表演,幫扶貧困戶進行庭院環境衛生整治、免費體檢等志愿服務活動。
該區充分發揮城區社會公益組織作用,組建櫻花公益、達橋等10家社會公益組織志愿服務隊。城區10家社會組織與全區274個農村志愿服務隊聯動,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愛心志愿者協會等社會公益組織先后到該區三溪鄉福龍家園、韓坊鎮梅街村等實踐站開展愛心慰問,深受群眾的喜歡。
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部分扶貧產品滯銷問題,贛縣區在城區梅林古鎮中心位置建設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大舞臺”,由各個鄉鎮輪番作莊,每周開展一次文化惠民活動,每場活動發放1萬元消費券,鼓勵群眾消費,既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又促進了消費扶貧。
圖為贛州市贛縣區志愿服務隊在茅店鎮開展志愿服務
線上線下,唱響新時代
去年下半年,贛州市贛縣區實踐中心平臺開通了“云講堂”,中心和90個所站可以同步組織開展理論宣講等文明實踐活動。先后通過“云講堂”組織開展了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訓、“小康幸福你我分他”故事分享會、黨建宣傳員培訓,全區90個實踐站同步組織5000多名群眾收看。
各實踐站通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發布志愿服務活動“點單”信息,群眾通過手機登錄“贛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微信小程序進行線上點單。
綜合線上線下群眾“點單”情況,該區各實踐站組織開展活動,活動結束當天及時將活動信息和圖片上傳平臺,并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活動動態信息,群眾對活動開展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單”。
20支區級文明實踐活動志愿服務隊結合部門職責和業務特色,按月制定“送餐”式活動計劃,由各實踐站進行選擇,同時90個試點文明實踐站由理事會定期收集群眾需求,并向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報送“點餐”計劃。
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根據“送餐”計劃與“點餐”需求,統籌安排,制定出每月志愿服務清單,督促指導各支志愿服務隊,照“單”開展活動。
圖為贛州市贛縣區衛生健康服務隊在江口鎮江口村文明實踐站開展義診活動
黨群互動,唱美新農村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贛州市贛縣區實現村村成立志愿服務隊,黨員帶頭,貧困戶等群眾積極參與。黨員、群眾、老師、學生,共同參與,拓寬了文明實踐領域,豐富了文明實踐內容,加深了互動交流,培育了良好的社區文明風尚。
老黨員黃若武,退休不褪色,從2019年韓坊鎮梅街村實踐站成立以來,擔任理事會主任,帶領村里的志愿者走街串巷開展宣講,與村里的老人聊家常,宣傳移風易俗和殯葬改革政策,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我是一名脫貧戶,但我堅持為群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堅持在網上朋友圈推銷我的‘米粿’”。走進茅店鎮東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茅店鎮脫貧典型、網紅“米粿大嫂”譚清華正在向東田村的婦女姐妹分享她的脫貧故事。
每到周末,只要天氣好,白鷺中心小學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就安排志愿者到白鷺村實踐站進行客家文化傳承宣講,聯動開展“客家小導游”文明旅游活動。
截至目前,該區建立文明實踐所22個、文明實踐站點11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有312支,累計開展活動1866次,區、鎮、村三級陣地逐步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農村群眾的生活也豐富時尚起來。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