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峽江縣打響“好人文化”品牌,引導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建陣地、強隊伍,積極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在玉峽大地競相綻放。
“好人”助力實踐陣地建設。該縣各級各類好人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點滴小事、凡人善舉,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遍地開花。“中國好人”胡國蓮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和社會救助,成立了巴邱鎮金豐陽光家園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帶領志愿團隊幫助2000多名留守兒童提高了學習成績;“吉安好人”王建菲、謝友華借助玉峽微愛公益協會這一平臺,組建玉峽微愛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如今,在這個兒童服務站開展的“好人故事會”宣講、“四點半課堂”等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城鄉流動、留守兒童;第三屆峽江縣道德模范李冬根和26名在外工作的村中后生在戈坪鄉洲上村成立了“頤養之家”,成為該縣農村“互助養老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典范,帶動一批鄉賢回報家鄉,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和治理。截至目前,該縣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102個。
“好人”夯實實踐隊伍建設。該縣充分發揮好人聚集示范效應,傳遞匯聚更多正能量,引導13位“明星好人”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文明實踐活動中,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近年來,在石玉蓮、謝萍果、胡唐武、毛本義等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領下,組建了10支200余人的縣級行業性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們積極開展理論宣講、產業發展、文化下鄉、普法宣傳、交通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王建菲、謝友華、姚知花等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組織成立了玉峽微愛公益協會、縣志愿者協會,共吸納會員300余人,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災、關愛困難群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20年共開展系列公益活動81次,受助對象達2800余人次,累計募集資金23萬元。此外,該縣各鄉鎮還成立了由熱心公益的鄉賢、五老人員等組成的100余個志愿服務分隊和若干個志愿服務小分隊,常態化開展村莊整治、移風易俗、產業幫扶等文明實踐活動。
“好人”引領文明實踐新風尚。疫情期間,玉峽微愛公益協會成員前往16戶困境婦女家中,為她們送去防護物資及生活用品;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毛本義為疫情防控捐款1000元;第二屆峽江縣道德模范錢存坪幫助村民打通扶貧農產品銷路。抗洪救災期間,同心公益協會組織志愿者前往馬埠敬老院,為年老體弱的老人們清掃災后衛生;“吉安好人”石玉蓮開設了“田間課堂”,指導農戶開展災后自救……一個個文明實踐活動的背后,是一個個峽江好人在發光發熱。2020年,該縣在縣各級廣播電視臺、《井岡山報》、《今日峽江》報、“掌上峽江”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共刊播文明實踐活動110余場次,通過疫情防控、產業幫扶、抗洪救災、捐資助學等文明實踐活動,唱響“峽江好人文化”品牌。
一個好人就是一顆火種,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如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深入開展催生了越來越多身邊“好人”,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峽江好人”已成為一張閃亮的名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之樹在基層扎下深根,枝繁葉茂、遍地開花。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