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信豐縣大塘埠鎮(zhèn)倉前村豐收廣場,一場“人人共跳幸福舞合唱文明實踐曲”抖音秀活動正在進行,志愿者服務隊、村干部和群眾用歡樂的舞蹈、開心的笑容演繹著幸福生活。這場活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主題,通過接地氣的娛樂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信豐緊扣“建陣地、建隊伍,強服務、強實踐”的工作路徑,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推進資源整合、優(yōu)化志愿服務、滿足群眾需求,高標高效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既有效地助力該縣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示范先行區(qū),又有效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資源整合強陣地
“閑暇之余,我們老人家都喜歡來這里看看書、看看電視或參加一些活動。”近日,古陂鎮(zhèn)古陂村村民鐘朝克說,村里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后,老人小孩來了都很開心。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把黨群服務中心、愛心超市、耕讀講堂、四點半課堂、好家風評議學堂、志愿者之家、心理咨詢室、村史館、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中心等陣地整合,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服務能力,讓村民幸福指數(shù)不斷提升。
在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過程中,該縣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務實管用”的原則,整合祠堂、村史館、農家書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黨員活動中心、居家養(yǎng)老服務站、婦女兒童之家等現(xiàn)有資源建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造“黨群服務+文明實踐”綜合體,實行機制共建、陣地共用、隊伍共管、資源共享、活動共聯(lián),最大限度發(fā)揮資源使用效益。該縣還注重融合網絡資源,利用黨員遠程教育平臺、縣融媒體中心等載體,開展文化教育、技術培訓等線上公益活動,實現(xiàn)信息互通共享、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據(jù)了解,該縣把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作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的重要舉措,建設了11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撥付活動經費243.8萬元用于采取“講、評、幫、樂、學”等形式,在理論宣講、文化文藝、醫(yī)療衛(wèi)生、農技培訓等方面,經常性開展接地氣、暖人心的各類文明實踐活動,讓正能量在群眾心中生根發(fā)芽,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在橙鄉(xiāng)大地上綻放。
理論宣傳到萬家
近日,小河鎮(zhèn)新芫村黨支部書記來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給村民們宣講中央、省、市、縣等相關精神,與黨員和村民代表們近距離交流互動,現(xiàn)場氣氛十分熱烈。
小河鎮(zhèn)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理論學習傳播功能,拓寬理論傳播渠道,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建強理論宣講隊伍,擇優(yōu)組建了領導干部、駐村第一書記、“五老人員”、鄉(xiāng)賢等組成的理論宣講隊伍,并結合黨建“三化”建設PPT匯報演練,把村(居)黨組織書記培養(yǎng)成理論宣講能手。
大塘埠鎮(zhèn)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干部夜話“周周講”、廣播喇叭“天天響”、感恩勵志“手手傳”等方式方法,由鎮(zhèn)村干部輪流上臺講授,解讀黨的政策、業(yè)務知識等內容,并利用IP廣播載體,用普通話及方言“雙語”向村民播報宣傳國家大事、紅色故事、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城鄉(xiāng)環(huán)境綜合整治、掃黑除惡、森林防火等內容,讓理論宣講深入民心。
“理論宣講接地氣,讓群眾聽懂”才是硬道理。為此,該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平臺,組建理論宣講隊,創(chuàng)新理論傳播形式,以歌曲、舞蹈、快板、采茶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送理論下基層,發(fā)揮“村村通IP”廣播作用,以通俗易懂、接地氣的“雙語”口語,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傳到千家萬戶,真正讓群眾聽明白、聽得進、記得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
志愿服務暖人心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近日,大阿鎮(zhèn)太平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童心港灣”志愿者們組織留守兒童給遠在外地務工的父母送上了遠程新年祝福。
志愿服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要抓手,志愿者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該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堅持“培育特色、塑造精品”理念,不斷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建設,組建了君子蘭評議、鄉(xiāng)村振興、紅色先鋒、半邊天等300多支4000余名志愿者隊伍。分層分類開展實踐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方便參與的方式,開展不同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實現(xiàn)“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日日有服務”,活動開展成為常態(tài)化。
在志愿者隊伍建設方面,該縣全面加強縣、鄉(xiāng)、村三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的逐級管理、分類管理與動態(tài)管理,做好志愿者注冊招募、志愿項目設立管理、志愿服務記錄查詢、志愿組織備案登記等工作,推進志愿服務活動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據(jù)了解,2020年,該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開展“祖國新春好送萬福進萬家”“感恩奮進砥礪前行”專題文藝演出、“機關與社區(qū)黨建結對共建”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惠及群眾30余萬人次。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fā)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lián)系。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