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開展新時代文明科普、參加救護技能培訓、開設網上課堂、在線解答網民咨詢……作為一名紅十字會志愿者,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師丁榮椿每天的安排都排得滿滿當當。
自2017年來,他主動投身養老志愿服務活動、腦卒中科學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等各項志愿服務中,以黨員的擔當和醫者仁心生動詮釋“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廣受群眾好評。3月8日,中國紅十字總會公布“全國優秀紅十字志愿者”名單,丁榮椿榜上有名。
從不缺席的腦卒中科普者
有一次,丁榮椿去一家敬老院義診教授中風急救知識,眼見好幾名老人坐著輪椅或者癱瘓在床,仔細一問才知道都是因為中風沒有及時搶救所致。作為一名神經內科醫師,丁榮椿深感痛心,便下定決心致力于科普,讓世間少一些因中風疾病引發的悲劇。
自此,只要一有時間,丁榮椿就投身到腦卒中防治科普,每個月最少有一次下鄉或進社區提供志愿服務,開展針對性的義診、咨詢、科普宣教等系列活動,提升居民腦卒中防治知曉度,提高腦卒中急性期治療的有效性。
有一次,丁榮椿去一所學校科普中風120急救知識。第二天,學校有一個老師打電話反映,他爺爺可能中風偏癱,立馬送入醫院卒中中心急救。由于送得及時,爭取到急診溶栓搶救治療黃金時間,結果老人很快康復,正常走路回了家。
“在醫院只能救少部分病人,如若腦卒中急救預防知識廣泛科普,不僅可以挽救更多的中風病人,也能挽救一個個家庭。”這件事使丁榮椿更加堅定志愿服務做科普的信心。
“通過自己的努力普及一些中風防治急救常識,看著鄉親們滿意的笑臉,總能收獲到滿滿的成就感。”看到近年來全縣腦卒中的時間窗內到院率、搶救成功率明顯提高,致殘率、致死率明顯減低,丁榮椿很是欣慰。
“每一次有健康教育科普、常識宣教活動,丁榮椿總是隨叫隨到,從未缺席。”于都縣衛生健康委宣傳股副股長郭慧珍如是說。
讓科普為百姓喜聞樂見
中風有什么癥狀?發生中風應該怎么辦?如何把握中風急救的黃金時間窗,減少因為中風致死致殘率?
為讓百姓更快更牢地掌握中風防治常識,擴大科普覆蓋面,丁榮椿堅持“線上線下”融合進行,力求讓自己的科普從內容到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為百姓受眾喜聞樂見。他開通“中風120急救科普大課堂”紅十字會公益培訓項目,每周開設中風課堂,累計講課500余次;利用紅十字會義診、慰問等契機,發放中風科普宣傳冊5000余份;開設“于都縣腦卒中中心”公眾號科普腦卒中急救知識,發表科普文章50余篇,瀏覽量達10余萬次;通過在縣電視臺和公眾號推送播放腦卒中科普專題片,累計收看群眾達30萬人次。
針對疫情期間居家人群多的情形,丁榮椿以《疫情下發生中風怎么辦?中風猛如虎,防控有講究》為題,數十次向線上網友普及“中風120”三步識別中風、快速撥打120、喚醒公眾對卒中的防范意識和技能。
如今,丁榮椿計劃進一步拓展紅十字志愿者科普方式,擴大宣教影響,讓更多群眾了解卒中,減少卒中危害,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
施展“分身術”全力戰疫情
去年疫情期間,丁榮椿的工作強度更甚以往。身兼醫務科副主任的他,要及時調度防疫相關人員及物資,上報疫情數據,監督和優化發熱預檢工作。
作為一名黨員,丁榮椿還志愿參與到發熱預檢分診的值班中,身著防護服8個小時不飲不食、不眠不休進行登記和診斷。作為于都縣核酸檢測的主要聯絡人,全縣所有發熱病人、外地疑似人員及一線醫務人員的核酸檢測,都會通過電話形式聯絡丁榮椿,他的手機必須時刻保持開機狀態。為不影響家人,丁榮椿主動睡起了沙發。
一整天,24個小時,4個崗位。在醫院與疫情相關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沒關系,我扛得住,我可是會‘分身術’的。”丁榮椿拒絕科室主任讓他休息幾天的建議,笑著說道。
“丁主任就是個鐵人。”提起丁榮椿,同事們都這樣說。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