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一定戴口罩,經常洗手要做到,發現疑似多警惕,快報告……”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的大街小巷,經常能聽見小喇叭播放的快板,這是西湖區廣潤門街道老年協會志愿服務隊的老人們自編自創的《打贏病毒阻擊戰》。
從1997年至今,這支可敬的隊伍服務社區已20多年,成員從20多人發展到156人。政策宣傳、文明創建、防疫抗疫、貧困幫扶……處處有他們的身影。老人們常自豪地稱,他們或許是“中國平均年齡最大的志愿者組織”。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戴安平加入老年協會隊伍已經10年了,他文化程度較高,善于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宣傳各種政策和知識,“我經常讀報、看新聞,會定期梳理一些與百姓相關的信息,以故事或案例的形式分享給大家。因為這個,他們還給了我一個‘宣傳委員’的‘官兒’當。”戴安平說。
“退了休,做不成大事,就做點小事。”志愿工作“領頭雁”張春和說。張春和今年已經80歲了,他一直認為,幫助別人比接受別人幫助更快樂。
老人們大多不富裕,但他們愿意以微薄之力幫助更困難的群體。2001年起,老年協會走訪排查,對困難家庭的孩子進行“一對一”幫扶,目前共有100多個幫扶對象。
“爺爺,您近來身子骨可還硬朗?”電話那頭是張春和曾經幫扶過的孩子。這些年來,張老一共幫過11個孩子,其中有幾個在外地工作學習。“他們每逢春節都會打來電話問候我,真的很欣慰。”
如今,老年協會會員不斷增加,活動越來越豐富。夏銀花就是被老年協會豐富的活動吸引,于去年加入這支隊伍的。“剛開始,我只是想參加唱歌跳舞。一加入就感受到這支隊伍滿滿的正能量,被他們的愛心和熱情感染了。我今年還推薦了一個朋友加入隊伍,一起發揮余熱。”夏銀花告訴記者,除了參加志愿活動外,協會還經常組織老人們學唱新歌、排練舞蹈、練習腰鼓、編演快板等,寓教于樂。
有了協會的幫助,街道辦事效率大大提高。“這些志愿者都來源于群眾,更能體會群眾所思所想,在開展政策宣講、交通文明勸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時,具有更強針對性,形式上更機動靈活,內容上也更創新活潑,更容易走入群眾心中,對街道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橋梁紐帶作用。”廣潤門街道黨工委書記胡周全說。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