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青原區緊扣“建陣地、建隊伍,強服務、強實踐”的工作路徑,堅持“一把手”主抓、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一攬子保障,創新推進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為全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豐潤道德滋養。
“就近+就便”建陣地。本著實用、便民的原則,青原區堅持全人群、全時段、全方位,線上線下建管陣地,打造15分鐘黨群服務和文明實踐活動圈。整合線下陣地。在解決基層陣地“鐵將軍把門”、利用率不高等問題的同時,注重因村而異,將閑置的校舍、老“村部”、祠堂、舊民房等場所整合、改造為活動陣地,變散為聚、變閑為用,把陣地整合的觸角延伸到學校、園區和景區,實現線下陣地全覆蓋。創新線上陣地。推動實體空間網絡化,將“線下”日常文明觀念和規范,以及志愿服務轉移到“線上”,打造指尖上的文明實踐中心,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群眾“云相連”,實現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融合互通、同頻共振,增強了文明實踐的活躍度和影響力。
“流動+常駐”建隊伍。打造志愿“主力軍”。堅持一個中心多支隊伍齊頭并進,構建以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為龍頭,各部門、各鄉鎮及社會志愿服務隊伍為支撐的“1+10+N”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體系,形成黨員干部“帶頭”、專業志愿者“合奏”、農民志愿者“常駐”的格局,全區志愿隊伍達到248支,注冊志愿者4萬余人。成立服務“常駐隊”。充分激活農村各類志愿力量,組織引導各級“青原好人”、道德模范、鄉賢能人、退職干部及老干部、老教師等自發自覺加入村居志愿服務隊伍,打造了一批以村民為主體的“常駐”志愿服務隊伍,形成了以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楊慧芝,“中國好人”陳小青、朱潤根,“江西好人”夏淑英、曾廣東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群眾身邊的志愿服務領隊,實現了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標。
“共性+個性”強服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通過建立符合多元化需求的“量販式”、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外賣式”和契合個體化需求的“小灶式”“三配送”服務方式,為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開展“量販式”配送。區文明實踐中心作為功能強大的“中央廚房”,優化整合各類文明實踐資源,精心制定通用“菜單”,以便捷、健康、多元的“量販式”配送至各文明實踐服務隊伍,以實踐所、站為平臺,為群眾送去“文化盛宴”和“精神大餐”。開展“外賣式”配送。由區文明實踐中心指導各志愿隊伍,以“關愛到家,上門服務”的“外賣式”配送方式,為群眾送去各類精心周到的接地氣暖民心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小灶式”配送。區、鎮、村三級文明實踐平臺根據服務對象的特點和接受習慣,無縫對接群眾需求,“小灶式”配送,精準服務。開展“點出你的需求、亮出我的服務”個體活動,組織志愿隊伍和群眾開展“面對面”“一對一”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惠民+利民”強實踐。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重在實踐,貴在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開展“黨員紅”引領活動。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進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書記帶頭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并將文明實踐活動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層黨建活動結合起來,與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環境整治、美麗鄉村、移風易俗等常態化工作結合起來,以“黨員紅”引領全區“志愿紅”。開展“四季歌”行動。積極組織實施“春風”“夏涼”“秋實”“冬暖”“四季歌”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做到年年有計劃、季季有主題、月月有策劃、周周有安排、天天有活動,文明實踐“花開四季”,切實把理論傳到基層末梢、把志愿服務帶進千家萬戶、把文明送進百姓心田。探索“五聯五共”模式。探索資源聯用共享、組織聯手共建、服務聯動共為、平安聯防共創、愛心聯誼共助的“五聯五共”模式,推出一批有溫度的文明實踐項目,以服務品牌的向心力提升文明實踐的凝聚力和引領力。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