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宜春市袁州區寨下鎮塘下村處處呈現草木青翠、雜花生樹的美麗景色。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中心人頭攢動,文藝志愿者正在用一口當地方言向村民宣講鄉村振興戰略理論知識。村支書汪原洪說:“志愿者們把宣講會開到村里,讓村民在家門口聽到黨的好聲音。村民有希望了解的事情,也可以來說一說,真正凝聚了人心。”
夜幕低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又變成了村民活動的樂園。現代舞隊、腰鼓舞隊、紅歌隊……村里人自己組織的才藝隊伍輪番上演。村民汪秀蓮坦言:“以前吃完飯沒事就聚在屋里打麻將,現在都到這邊來跳舞,排練節目,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如今的塘下村,村容村貌美了,村民們的腰包鼓了,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這巨大變化的背后,離不開袁州區大力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該區堅持落實“一把手”負責制,整合資金5000余萬元用于實踐所(站)示范點建設。同時,提升陣地承載力,在全區精心挑選81個實踐站作為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示范點,全面完成了示范點的陣地資源和功能整合提升。
陣地建設好,還要充實力量使用好。該區創新組建理論宣講、平安建設、教育體育、普法宣傳等17支區級行業性志愿服務隊。同時吸收有志愿意向的“五老”人員,根雕版畫、戲曲武術等傳統文化傳承人,充實到志愿服務隊。目前,全區注冊志愿者達15萬人,組建志愿服務隊伍400余支。
文明實踐活動如何開展,群眾說了算。該區針對群眾需求,精心“配餐”,采取“4+N”活動模式,在做好理論宣講、好人故事匯、好婆媳互夸、文藝志愿服務四個必選動作的同時,由各中心(所、站)結合本地特色文化做好自選動作。
2020年以來,該區著力打造“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品牌,23家市、區文藝家協會1000余名文藝志愿者進駐60個村(社區)示范點,實現活動各村(社區)全覆蓋。目前,全區已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9000余場次,參與群眾超過30萬人次。一場場活動,樹立了品牌,贏得了口碑,聚起了人氣。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