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6月23日,按照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總體要求,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印發了《關于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完善“親情連線”等服務項目的實施方案》,提出在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聚集的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設立“親情連線”等方式,搭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與其外出務工親屬的聯系交流平臺,為群眾提供“親情連線”“綜合服務”“心理疏導”等幫扶項目?!秾嵤┓桨浮酚“l后,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迅速響應,布局建設“親情連線工作室”,及時把貼心暖心的“親情連線”服務送進廣大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及其家人心坎,獲得廣大群眾的紛紛點贊和好評。為交流工作經驗,“文明江西”微信公眾號將以專刊形式,陸續刊載11個設區市推進“親情連線”行動的做法及成效。
南昌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親情連線”行動,在各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完善“親情連線工作室”,為轄區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精準服務活動。
安義縣
“孩子,你看這是頒發給我的‘在黨五十年紀念章’,干部上門為我戴好。”74歲的張念煙是該縣萬埠鎮前岸村故垅村小組村民,也是一名有著52年黨齡的老黨員。他的兒女們都在外務工,平時都是一個人在家。由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平常只能用一臺老年機與子女聯絡,所以張大爺只能守著電話等孩子們主動聯系。
在志愿者的幫助下,通過視頻面對面聊天,遠在北京從事鋁合金加工工作的兒子看到老人健康、心情高興,也非常感動,在視頻里多次向志愿者道謝,他說:“感謝黨和政府為老人考慮得這么周到,讓我們也能放心在外面打拼。”
進賢縣
近日,民和鎮趙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志愿者開展“親情連線”志愿服務活動。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場所,通過手機視頻的方式,為留守兒童提供與家人“面對面”交流的便利,搭建親情聯系交流平臺。
謝瀅瀅和弟弟一起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她的父母常年在廣州務工,一年才回來一次。女孩十分乖巧文靜,在和母親的視頻通話中,女孩雖然沒有過多的情感表達,但嘴角難以掩飾的微笑足以將內心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南昌縣
“媽,我在外面工作很好,你不要牽掛,在家里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有什么困難,就跟小許說說..........”6月27日下午,在南昌縣幽蘭鎮田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親情聊天室”內,陳水鳳老人正與遠在外地務工的女兒通過微信視頻進行聊天。
“我們會按計劃,每周都開展一至兩次這樣的活動?!庇奶m鎮潭林村黨建宣傳員李芳琴說道。如今,在幽蘭鎮轄區3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都已設立了“親情聊天室”,聊天室內配置了電腦、音響、攝像頭等設備。每個村的黨建宣傳員都能熟練操作聊天模式,他們還各自組建了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親情連線”微信群和建立了一套活動臺賬。據了解,自今年3月份以來,該鎮已開展“親情連線”活動100余場。
青云譜區
“媽媽,我好想你,這次期末考試我得了三好學生,你會回來看我嗎……”
7月1日上午,在三家店街道三店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通過親情連線平臺給轄區留守兒童與遠在他鄉的父母連線聊天。留守兒童熊可馨是個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學習成績很好,但因為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平時也很少和孩子聯系,所以不愿意和父母溝通生活學習情況。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的幫助下,經常通過“親情連線”父母“云聊天”后,熊可馨也變得開朗了,生活學習上的事情都愿意跟父母聊了。
新建區
“媽媽,我好想你……”在新建區長堎鎮鳳凰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親情連線平臺讓留守兒童李安琪與遠在他鄉的媽媽連線聊天,增進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7月1日,家住新建區長堎鎮建設路社區的71歲老人熊興惠正高興地與兒子視頻電話連線,分享近期生活情況。由于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小孩工作繁忙,平時只能打電話聯系。通過手機視頻的方式讓老人與兒子進行線上視頻聊天、見上一面。
紅谷灘區
為讓轄區內困難兒童和獨居老人能時常和自己的親人聯系,促進困難兒童與父母的感情交流,7月1日上午,長江路社區開展了“親情視頻”、“親情電話”連線活動,溫暖了孩子們的心,緩解了父母的思念之情。活動中,志愿者進入兒童和老人家中,詢問他們最近狀況,用自己的手機和他們家里人進行視頻連線,讓兒童和老人們實實在在能看到自己的家人,感受到親人的溫暖,叮囑他們有問題可以來社區尋求幫助,我們一定會盡所能地去幫助他們。
東湖區
7月1日,董家窯街道南京西路南社區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開展“親情連線”活動,為空巢老人與子女搭建線上團聚橋梁。
胡康迪大爺是福州路307號的居民,此次活動幫助他與兒子進行了連線,由于老人已經是80多歲的高齡,只會使用老年機,再加上近期老人的老毛病(腳痛病)又犯了,令遠在他鄉的兒女們十分擔心。通過此次社區“親情連線”活動,消除了父子雙方的擔憂,兩人通過視頻訴說著對彼此的思念。
西湖區
7月1日上午,南站街道鐵路二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走訪看望家住鐵路二村社區的獨居老人宋元注,詳細了解老人身體、生活狀況,并與遠在上海工作的兒子進行了親情視頻連線。
老人今年77歲,不懂操作智能手機,怕麻煩別人,又很想經常和兒子視頻聊聊天。社區志愿者了解到該情況后,主動上門開展親情連線。連線中,老人看見兒子十分激動,與兒子進行視頻通話,通過視頻聊天互話思念之情??吹嚼先私】甸_心,身在外地的兒子非常感動,他在視頻里表達了自己的謝意。他說,感謝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照顧得這么周到,他們在異地打拼感到非常安心,內心也非常溫暖。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