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6月23日,按照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總體要求,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印發了《關于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完善“親情連線”等服務項目的實施方案》,提出在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聚集的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設立“親情連線”等方式,搭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與其外出務工親屬的聯系交流平臺,為群眾提供“親情連線”“綜合服務”“心理疏導”等幫扶項目。《實施方案》印發后,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迅速響應,布局建設“親情連線工作室”,及時把貼心暖心的“親情連線”服務送進廣大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及其家人心坎,獲得廣大群眾的紛紛點贊和好評。為交流工作經驗,“文明江西”微信公眾號將以專刊形式,陸續刊載11個設區市推進“親情連線”行動的做法及成效。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吉安市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發揮陣地、隊伍作用,聚焦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現實需求,通過提供“親情連線”“綜合服務”“心理疏導”等服務項目,將及時貼心暖心的親情服務送進他們的心坎,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民憂”。
吉州區
永叔街道
7月14日,永叔街道華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以“快樂剪紙·放飛夢想”為主題的文明實踐活動。在手指操小游戲結束后,志愿者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窗花樣板,細心地為小朋友們講解如何剪窗花。“這邊要用剪刀剪到三分之二”“那邊剪刀要剪下去直接剪斷”……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相互討論,互幫互助。
7月19日,永叔街道青石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社區團支部組織志愿者為轄區空巢老人提供“親情連線”活動。
家住中山西路3號九十高齡的鄔明華老人,四代同堂,書香家庭,但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安家,過年才能團聚,平日就他一人獨住。志愿者的到來,讓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志愿者為老人打掃衛生,陪老人嘮家常,詢問老人的生活和身體狀況。通過視頻連線老人的女兒,讓她看到老人健康安詳,看到有志愿者關心老人的生活,非常感動,她在視頻中向志愿者表達了感謝。
古南鎮街道
7月14日,古南鎮街道保太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志愿者為91歲行動不便的老人談何青提供上門服務。
一走進家里,志愿者們一邊為老人提供剪指甲、理發和測量血壓的貼心服務,一邊與他拉家常。隨后大家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整理床鋪,看著煥然一新的居家環境,老人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長塘鎮
7月16日,長塘鎮長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書香飄社區閱讀伴成長”讀書活動,為社區留守兒童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活動中,志愿者擔當起孩子們的專職輔導員,為孩子們推薦書籍,答疑解惑。在志愿者的組織下,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相互介紹書中的內容、談論各自的心得體會。交流讀書心得時,孩子們積極發言,不但富有情感地講了妙趣橫生、寓意深刻的小故事,還紛紛說出讀完寓言故事后對自己的啟示。
興橋鎮
7月17日,興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志愿者到湖丘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播撒愛心陽光”文明實踐活動。活動中,志愿者與孩子們相鄰而坐,進行“一對一”暑期作業輔導,及時為孩子們答疑解惑。隨后,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孩子們和外出務工的親人開展了“親情連線”,讓孩子們通過網絡視頻與親人進行視頻對話。
青原區
新圩鎮
7月16日,新圩鎮新圩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親情連線”志愿服務活動。
“兒子,在外面你可要好好做事,努力賺錢,保重身體啊。”年近70歲的易大媽終于見到兒子了,滿臉的欣喜與不舍。易大媽的兒子在外打工,但易大媽不會用智能手機。新圩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得知情況后便第一時間,幫助她與兒子進行了親情連線。連線過程中母子二人互相傾訴了自己的思念,告訴了各自的生活狀況,易大媽鼓勵兒子一定要好好工作。“多虧有這次親情連線活動,能見上兒子一面,我也踏實一些了,謝謝你們。”易大媽高興地說道。
“青青好久沒見到爸爸了吧,想他了嗎?”志愿者對肖宇青說明來意,在事先跟她爸爸溝通好之后,讓她跟許久未見的爸爸通視頻。在連線的過程中,肖宇青告訴爸爸這次期末考試的成績,并告訴爸爸自己跟奶奶在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擔心,自己也會努力地學習。“我在外地工作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女兒了,謝謝你們對我一家的關心,能有你們幫著照顧,我做事也能安心了。”肖宇青爸爸感動地說。
富田鎮
7月13日,富田鎮富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志愿者為留守兒童提供“親情連線”志愿服務。
今年10歲的王志宇在富田鎮文山小學就讀小學二年級,雖然放了暑假,但是父母都在深圳務工,家中只有爺爺奶奶陪伴。得知情況后,志愿者幫他撥通了父親的視頻,讓孩子們與遠在他鄉的父母“見面”。
在親情連線結束后,志愿者巡查轄區水域,為群眾發放防溺水安全宣傳冊。
吉安縣
7月14日,永和鎮林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親情連線”活動。
郭才花的子女常年在外務工,只有她獨自一人在家。由于年輕的時候遭遇車禍,導致下半身行動不便,近期關節疼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令遠在她鄉的兒女們十分擔心。通過連線,郭大媽的女兒激動地表示,感謝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照顧地這么周到,他們在異地打拼感到非常安心,內心也非常溫暖。通過“親情連線”,讓她們彼此不僅能聽到親切的問候,更能直觀看到彼此的變化。
新干縣
7月19日,桃溪鄉橫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前往留守兒童家中為其輔導作業并幫助小朋友和在外務工的父母進行視頻連線。
劉芯蕾一直是親情連線的活動對象,看到小芯蕾凌亂的頭發,志愿者仔細地幫她扎起辮子。當得知她非常喜歡畫畫,志愿者承諾下次再來看她時,送給她一本繪圖本和一套繪畫工具,小芯蕾高興地歡呼雀躍起來。
永豐縣
7月13日,七都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志愿者開展“親情連線”活動。
在留守老人劉愛珍家中,志愿者幫助她打掃衛生,待收拾整齊后,志愿者通過微信讓老人與在外務工的兒子進行視頻聊天。在視頻電話里,老人和孩子相互交流談心,分享近期生活情況,了解彼此的關切。
吉水縣
7月16日,文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志愿者開展“親情連線”志愿服務活動。
文江社區居民黃玉華和丈夫常年在廣東虎門務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暑期孩子們不能到父母身邊。14歲和8歲的女兒雅婷和心怡很想念他們,在得知情況后,志愿者為孩子撥通了父親的視頻。“心怡、雅婷,你倆一定要聽話,不要到水邊玩耍。每天做完了作業可以來這里看看書,增長課外知識。”“記住了,爸爸媽媽放心,我們一定聽爺爺奶奶的話,你們也要多注意身體。”在視頻通話結束后,志愿者們當起了“家教”,為孩子輔導作業。
泰和縣
7月16日,南溪鎮上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的“暑期義教班”開班授課。在此次為期6天的義教活動,志愿者以教學和互動分享經驗等方式來傳授知識、方法與技巧,幫助孩子們鞏固知識點,擴展知識面,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開班之前,志愿者給在座的同學們講解了暑期防溺水知識,并向圍觀的群眾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提高群眾的防溺水安全意識,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
遂川縣
7月18日以來,縣志愿者協會組織志愿者前往大汾鎮洛陽村、珠田鎮仙溪村,泉江鎮大屋村,巾石村界溪村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童心向黨,護童成長”主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通過課件、情景教學、答題互動等方式為孩子們講授了“黨史、紅船精神”、防溺水相關知識等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吸引同學們融入課堂,陪伴留守兒童成長,讓鄉村留守兒童過一個歡樂的暑假。
安福縣
甘洛鄉
7月19日,甘洛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們結合黨史教育,走到鄉村去,為留守兒童開展“親情連線”活動。活動中,志愿者詢問了孩子們的近況,并用手機與他們父母進行視頻通話。孩子們在視頻中看到許久未見的父母,喜悅溢于言表,也讓許久未見的他們在視頻電話里相互交流,分享近期生活情況,訴說著對彼此的思念,拉近了留守兒童與遠方父母的距離。
滸坑鎮
7月18日,滸坑鎮組織開展“親情連線情系群眾”文明實踐活動,為每一位留守兒童、老人量身定制、精心選擇科學合理的視頻通話時間,搭建起了留守人員與外出務工家人溝通的橋梁,讓他們“面對面”敘說親情,“心連心”表達思念,實現“云團圓”。
永新縣
7月18日,縣民政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來到沙市鎮洛溪村金順妹老人家里,為老人送上米、油等基本生活物資。
金順妹老人今年82歲,無兒無女,年老體弱多病,腿腳不便,一直靠政府救助得以過上正常生活。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恰巧當天是老人的生日,于是志愿者還帶上了愛心人士買來的蛋糕,和老人共慶生日。“我從來沒有過過生日,今天是第一次,謝謝你們……”老人激動地說道,志愿者們為老人唱了生日歌,老人飽經滄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井岡山經開區
7月15日,高新街道君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啟動“七彩暑期公益課堂”活動。此次公益課堂為期30天,志愿者們將為轄區內的留守兒童提供文明禮儀、安全教育、紅色故事分享、作業輔導等形式多樣的課程。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