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面對不斷嚴峻的疫情防控態(tài)勢,不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計劃在暑假同外出務工創(chuàng)業(yè)的家人團聚計劃遭到了破滅。全省廣大黨建宣傳員和志愿者們冒著高溫酷暑,帶著移動設備上門服務,持續(xù)推動“親情連線”項目不斷升溫,將及時貼心暖心的“親情連線”“綜合服務”“心理疏導”等服務送進基層特殊群體的心坎。
九江瑞昌市:“親情連線”情暖老幼
“爸爸,最近工作忙嗎?我很想你。”
“媽媽,我現(xiàn)在每天在練書法,還有大哥哥和大姐姐給我輔導作業(yè)。”
“媽媽,這里有很多好看的書,我都看好多本了。”
日前,在瑞昌市肇陳鎮(zhèn)萬泉村“親情連線工作室”里,孩子們開心地和遠在外地的爸爸媽媽視頻聊天。每周二上午,這群孩子便如約來到這里,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學習書法、閱讀課外書、寫作業(yè)、與父母們視頻連線。這是瑞昌市“親情連線”活動的一個縮影。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瑞昌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將“親情連線”作為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暖心工程之一,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發(fā)揮社會志愿者力量,以服務老人和兒童為重點,通過“親情視頻”“親情電話”,積極搭建留守人員家庭與外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人員的“線上交流”平臺,讓他們實現(xiàn)別樣的“云團圓”。
在碼頭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志愿者們?yōu)榱羰貎和瘞矸滥缢≈v堂、趣味閱讀、益智類游戲等兒童類志愿服務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度過一個充實快樂的暑假。課后,孩子們通過志愿者手機與父母進行“親情連線”。
上饒市:“親情連線”讓留守群體不孤單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上饒市各地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組織人員,有效調配資源,搭建平臺架起“幸福橋”,積極開展“親情連線”行動,常態(tài)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提供親情連線、綜合服務、心理疏導等關愛活動,把貼心暖心的志愿服務送進他們的心坎。7月份以來,鉛山縣葛仙山鎮(zhèn)積極探索“黨建+網格化”融合模式,全面開展“暑期課堂”和“親情連線”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弋陽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民生項目“親情連線”志愿服務活動,讓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通過“親情連線”與遠方父母、兒女對話,“面對面”傾訴思念,幫助他們和親人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連心橋”,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民憂”
德興市胡家村為了進一步給留守兒童與父母增進感情,于2021年7月12日在胡家村委會舉行“心連心,零距離”親情連線活動,孩子們通過“親情視頻”與遠方務工的父母對話,互相傾訴心聲。
吉安市泰和縣:禾市農家書屋留守兒童樂園
為切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吉安市泰和縣禾市鎮(zhèn)院垅村文明實踐站立足群眾需求,充分利用暑假這一特殊時間段,積極開展“少年孩童?愛心陪護”文明實踐志愿活動。
農家書屋的開放,能讓孩子們在里面安靜地看書學習、開拓視野,志愿者的關愛,則能達到溫暖童心、相伴成長的目的。課業(yè)上有輔導、心靈上有陪伴、安全上有保障,小伙伴們可以一同度過快樂、充實、安寧的假期,因此深受廣大村民歡迎和點贊。
禾市鎮(zhèn)各村(居)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中各類圖書近20000冊,涵蓋了文學、黨史、科技、少兒讀物等,農家書屋成立后,村(居)兩委班子把書屋當作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大力支持書屋管理員,通過微信工作群、村組小喇叭等渠道公布書籍信息和開放時間,呼吁村民都來看書,充分提高村民的知曉率和閱讀量,引導村民形成昂揚向上、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
贛州市尋烏縣: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走進你身邊”文明實踐活動
為了讓留守兒童有個不一樣的暑假,近日,晨光鎮(zhèn)龍圖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在“四點半課堂”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走進你身邊”為主題的文明實踐活動。劉瑩、劉貝兩名大學生利用暑假期間下到基層,來到龍圖村教授留守兒童唱歌、畫畫、有趣積木等,并且讓留守兒童與外地務工的父母進行親情連線,分享今天所學的新知識。
在龍圖村的“四點半課堂”中,響起了歌聲,原來是大學生志愿者正在教留守兒童唱歌《紅星閃閃》,小朋友們認真地學習著,個個唱得有模有樣。隨后志愿者給小朋友們發(fā)放畫紙和畫筆,教小朋友們畫畫,過程中,不時有小朋友問志愿者,這個怎么畫?什么顏色更好看......志愿者都耐心地指導小朋友們,幫助他們完成畫作。小朋友們開心地看著自己手中的畫,“太漂亮了,要是我爸爸媽媽能看到多好,”一位留守兒童劉宇萱說道。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fā)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lián)系。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