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南昌市新建區溪霞鎮店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黨員志愿者在“溪霞紅”黨建主題廣場進行入黨宣誓,唱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色歌曲,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以實際行動踐行主流價值,厚植愛國情懷。
“現在我們走進的是店前村‘溪霞紅’黨建主題廣場,這也是店前村黨支部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對全村黨員、群眾加強對黨的認識、提升黨性修養而建設的一個綜合學習、議事的場所。”百姓宣講員熊樂輝一路走、一路說,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一張張老舊照片,令我們憶苦思甜,回眸曾經,“那時候,村莊上的破房子很多,路是泥巴路,旱廁、豬棚、牛欄到處都是,蚊蠅成群。年輕人都出去,村里大多留守老人、兒童。”
如今的店前村,已成為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百姓房屋靚敞悅目,庭院清新怡人,道路平坦暢通,青山綠水映襯。可謂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店前村的巨變,離不開黨的好政策,我們搶抓發展機遇,干群同心,擼起袖子加油干,用實際行動踐行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熊樂輝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作用,把黨的方針政策講給百姓聽,把村莊環境建設得更美麗,把群眾的文化生活開展得多姿多彩,讓新時代農村生活成為更多人的向往。”
在小道邊的陽光院落,志愿者們重溫《紅色家書》,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唱響愛黨愛國主旋律,引領廣大家庭傳承紅色家風,賡續精神血脈,銘記黨史黨恩,弘揚家國情懷。
在溪霞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內配備志愿者,服務村民借閱書籍、練習書法、觀看電影、娛樂活動等,成為當地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推進移風易俗的重要場所。
在實踐所“親情連線工作室”,熊媛媛靦腆而又興奮地和遠在成都的父親通過視頻“面對面”交流,她告訴父親家鄉變化很大,不僅是環境變美了,而且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已成為她和同學共同交流學習的好去處,能看到很多學校和家里沒有、又對自己成長很有幫助的書籍,特別是暑假期間,還能收看紅色電影。
“溪霞鎮作為新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鄉鎮之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共筑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傳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讓文明實踐所、站成為鄉村振興‘加油站’,促進鄉風文明建設,豐富村民日常生活。”溪霞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楊振說。
新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主任吳廣根表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黨的理論政策的重要平臺,新建區將其作為宣傳、教育、服務、關心群眾的主陣地,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讓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家”。聚焦“三農”工作,助推鄉村振興,服務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同時,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還根據區委“美麗新建、人人創建”要求,倡導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共建美麗新建、文明新建。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