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鉛山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發揮黨建宣傳員的主體作用,依靠村級黨員志愿者隊伍、“紅色娘子軍”、巾幗志愿服務隊以及村婦女小組長、村兒童主任、學校心理輔導員等力量,積極開展“親情連線”網絡文明實踐活動,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在外務工人員提供“親情連線”視頻服務,幫助群眾拉近“愛的距離”、實現“線上團聚”。
今年暑假,河口鎮七里村村民蔡玉珍帶著三胞胎孫子與遠在浙江打工的兒媳連線。由于難得見面,在視頻里看到媽媽,兄弟三人激動地和媽媽說個不停。身旁的大學生志愿者也熱情地向這位媽媽介紹孩子們近段時間的學習成果。據悉,七里村共有24名留守兒童,針對這一情況,今年暑假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親情連線工作室”與“兒童之家”“農家書屋”等資源相整合,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隊,輔導學生暑假作業,和他們一起勞動、娛樂、鍛煉,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愉快充實的假期。
家住紫溪鄉火星村北街的83歲楊秋蓉奶奶,身邊只有一個60多歲的女兒照料她,其他兒女都在外地。楊奶奶女兒只會使用老年機,再加上近期楊奶奶的腰痛老毛病又犯了,令遠在他鄉的兒女們十分擔心。于是,志愿者幫助她與遠在深圳的兒子進行了視頻連線,連線過程中楊奶奶向兒子告知了家里及目前身體情況,讓兒子放心。此次“親情連線”消除了母子雙方的擔憂,楊奶奶兒子開心地說:“見上一面很踏實。”
為全力護航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讓留守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該縣還依托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單”平臺資源,向留守兒童提供“暑期課堂”“4:30課堂”服務,向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養老、照護等服務。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