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是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普及“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3月以來,全省各地以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為主題,以社會志愿服務為載體,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讓雷鋒精神根植贛鄱大地。
疫情防控一線顯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勇當先鋒、帶頭作為,為抗疫貢獻自己的力量。我要請戰!我要請戰!”南昌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黨員簽名的請戰書上,25個鮮紅的手印,彰顯的是義無反顧的擔當。南昌突發疫情后,這支突擊隊火速成立,第一時間在紅谷灘區的核酸檢測點協助采集樣本7000余份。
應急救援、維護秩序、排查登記、運送物資、環境消殺……南昌市2359支“新長征”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2萬余名退役軍人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展現了退役軍人的硬核力量。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3月16日,共青團新建區委通過網絡平臺招募青年志愿者的消息一經發布,就得到了廣大青年的積極響應。1527名青年報名參加志愿服務,組建了擁有200余輛車的愛心車隊,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在南昌的這場疫情“倒春寒”中,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奮戰在一線,上演“最美逆行”,筑起堅強堡壘,全力守護人民群眾,深入踐行著雷鋒精神,用實際行動溫暖了一座城。
提升服務溫度暖人心
量血壓、測血糖、剪頭發……在開展學雷鋒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期間,撫州市臨川區60余支志愿服務隊走上街頭為群眾服務。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志愿服務隊組織10余名專家、醫護人員,為市民提供義診服務200余人次。大家紛紛點贊:“感謝醫護人員開展義診,非常暖心。”
在興國縣“學雷鋒志愿服務月”啟動儀式上,有一名特殊的志愿者——萬江龍。他雖然肢體殘疾,但一直熱心于志愿服務活動,他開的裁縫店免費為有需要的群眾縫補衣物,已經堅持了10多年。萬江龍說:“希望能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他人,帶動更多人參與志愿服務。”
溫暖在傳遞,愛心在傳承。吉安市吉州區文山街道仁山坪社區攜手仁山坪小學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孩子們來到空巢老人家中,幫老人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讓他們感受到關懷和愛意。
彰顯文明實踐新高度
我省依托全省各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大力開展學雷鋒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濃厚氛圍,推動志愿服務從“一團火”變為“滿天星”,讓雷鋒精神在紅土地上熠熠生輝。
上饒市除開展健康義診、愛心理發、科普宣講、家電維修、法律咨詢等志愿服務外,還在市民中廣泛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把賡續雷鋒精神與創建文明城市結合起來,引導市民踐行文明公約,助力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3月2日,省文聯將“萬名文藝家下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點單服務,送進南昌市紅谷灘區紅谷凱旋社區,組織攝影家們帶著相機、筆記本電腦、打印機等,為居民們免費拍照、打印照片。“萬名文藝家下基層”點單服務自2021年9月面向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放以來,已成為各級文聯組織文藝家常態化開展文藝志愿服務的品牌項目,有力推動了基層文化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