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戲原名‘星子戲’,俗稱‘星子大戲’,是九江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遠在清朝乾隆年間就有了西河戲的雛形……”暑假剛開始,共青城市澤泉鄉長塘村諫草堂文化傳承中心就迎來了幾位“新老師”,西河戲第八代傳人洪遺銘正在為孩子們講述西河戲的由來。
精致的戲服、戲帽,逼真的大刀、佩劍,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豐富假期生活;蘭花手、荷葉掌、握拳如鳳頭……老師們的一招一式搭配著豐富的唱腔,臺下的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目不轉睛。
“我一直很喜歡聽西河戲,逢年過節爺爺奶奶就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到村口的戲臺前聽戲,可是我平時要上學,沒有機會和時間學習西河戲,這次暑假正好遇上洪老師來上課,我就趕緊來報名學習啦!”12歲的余利麗難掩興奮。
據悉,在澤泉鄉長塘村的農閑時節,有了大把閑暇時間的村民們最愛的就是組織演出一場西河戲,那時整個村莊的人都會蜂擁而至,場面熱鬧非凡。長塘村也一直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河戲的保護和傳承,在非遺文化進校園的基礎上,以鄉村教育為抓手,在諫草堂文化傳承中心開設免費的西河戲課程,吸引許多學生參與到非遺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中來。
“我這個年紀能為民族文化傳承做的事很有限了,只是想將西河戲的一些技藝傳授給孩子們,希望他們能把我們這獨具特色的非遺文化繼續傳承下去。”洪遺銘說。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