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在樂安縣鰲溪鎮下大街社區惠民小區“快樂兒童之家”,七八個孩子圍在一起,正在下棋、做手工。
“請問王小蘭會長在嗎?”
“干媽下樓倒垃圾去了,一會兒就上來?!焙⒆觽兓卮鸬馈?/span>
孩子們口中的“干媽”,是樂安愛心志愿者協會會長王小蘭。平日里,每天16時,她就會來到這里,陪社區留守兒童做游戲,教孩子們唱歌跳舞。
惠民小區有800多名留守兒童。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王小蘭就是他們共同的媽媽。
“寶貝,防溺水很重要;寶貝,安全可不能少……”當天下午,在“快樂兒童之家”,王小蘭一邊打著拍子,一邊教孩子們唱防溺水主題的歌曲。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里,孩子們依然能夠感受到愛的溫暖。
2015年底,樂安愛心志愿者協會成立,一直熱心公益的劉樂勇成為協會第一任會長,并提出了“天天公益、日夜公益”的口號。志愿者們白天忙著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晚上去留守兒童家里做家訪,或謀劃第二天的工作,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從高考送考到助殘就業、從敬老愛幼到擁軍優屬、從扶貧救困到疫情防控……協會不斷拓展“服務圈”,先后承接了當地“老吾老”“暖床前”“扶自立”“童伴媽媽”“快樂兒童之家”等項目,開展志愿服務活動8000余場次,籌集資金200余萬元,服務居民10萬余人次,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時長超26萬小時。
和所有志愿者協會一樣,樂安愛心志愿者協會同樣面臨著資金短缺的難題。在得到政府支持的同時,協會會員的捐款成為資金的主要來源。劉樂勇告訴記者,協會除了長期開展“月月捐”活動外,針對某項具體采購,還會組織定向捐款?!盀榱俗尯⒆觽兏玫貙W習跳舞,我們買了一臺大屏幕電視,需要1萬多元,一個星期捐款就到位了?!?/span>
在“快樂兒童之家”的一間陳列室里,擺放著各種樂器、玩具,還有大量孩子們自己完成的手工制品、剪紙作品。其中,厚厚一疊《成長日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從2020年7月開始,協會為了鼓勵留守兒童寫日記,每個月都將孩子們的日記裝訂成冊,并給予獎勵。
12歲的小鄧是寫日記最多的小朋友之一。他在每一篇日記結尾處,都會固定寫上一句話——“感謝協會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幫助?!?/span>
連續24個月,幾千篇日記,被協會的志愿者們一一整理成冊。這些日記不僅記錄著孩子們的生活,也記錄著孩子們對協會深深的感情。
樂安愛心志愿者協會不僅演繹著愛的奉獻,也演繹著愛的傳承。曾經,小劉的妹妹得到協會的幫助;如今,小劉成為協會的一員,每天跟著一起做公益。像小劉一樣,不少曾經得到過協會幫助的人,如今也成為協會的一員,繼續傳遞著愛的溫暖。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