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運會不只是運動員的賽場,也是志愿者唱響奉獻之歌的舞臺。隨著江西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開幕,全市近3000名志愿者忙碌起來,他們在奉獻中收獲快樂,在服務中提升自我,秉持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理念,彰顯新時代青年的青春風采,為各代表團、參賽運動員、技術人員和與會來賓提供了競賽、大型活動、后勤接待、禮儀、文明引導等志愿服務。烈日下,他們揮灑著汗水;星光中,他們舞動著青春。
最后一輛大巴的堅守
在九江市體育中心體育館,摔跤比賽運動員在場上緊張角逐。22歲的志愿者劉淇也在場外忙碌著。他正緊盯著電腦屏幕,不斷移動著鼠標,轉接賽場大屏幕的視頻、音頻,在他的左邊,是一片控制面板,必要時他還要負責調整現場的設備音量。
劉淇是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就讀于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這次作為競賽助理,為省運會提供志愿服務,他感到非常開心,“雖然每天晚上回到學校都要十一二點以后,但是我卻覺得這段時間是我內心最豐盈的經歷。”
除了負責競賽,因為表現優異,劉淇也被選為學校的志愿者后勤保障人員之一。每天等學校所有的志愿者結束工作后,他還要清點道具和服裝。幾乎都要等到凌晨,他才能踏上為他和其他后勤人員特意留下的最后一輛大巴車。
省運會的“一塊磚”
17歲的陳節宣,在此次省運會的志愿服務時長已經超過200小時。從今年8月部分比賽開賽,他就一直擔任志愿者。比賽助理、后勤接待、文明引導……這些志愿服務,他都做過。
“我是省運會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他開著玩笑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志愿服務,“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他露出了純凈的笑容,“這次在九江舉辦省運會,在家門口的盛會,我們身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多多參與這樣的活動,和家鄉的發展同呼吸。”
以前也練習過體育的陳節宣,現在正在大學學習護理專業,“為省運會志愿服務,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延續我的興趣和夢想吧。”家里人聽說他要來省運會當志愿者都非常支持,“有的時候他們在比賽直播上看見我的身影,他們都覺得很激動,還截圖下來發給我呢。”
服務志愿者的志愿者
早上跟著最早一批志愿者到場館,晚上再跟著最晚一批志愿者離開場館回學校。作為服務志愿者的志愿者,九江學院的夏玲英同學的工作時間是不固定的。
從8月開始,九江學院派出千余名志愿者參加省運會的各項保障工作。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需求,從安排車輛,到準備物資,“遇到志愿者需求量大的時間段,我們的工作就比較忙碌,因為要負責照顧好他們的后勤,保障他們能夠按時完成他們的上崗任務。”
夏玲英說,能服務好志愿者,就是服務好整個省運會,“我很開心可以參加到省級的大型綜合賽事,這段時間在處理各種各樣問題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很多實用技巧,是人生中難能可貴的一段經歷。”
不到十秒的精準服務
“您好,歡迎來到九江市體育中心,這邊請。”正在場館前負責指引工作的趙玉伸出手,她的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
趙玉說,她在前期經過了大量的專業訓練。例如笑容訓練,每天嘴巴里都要夾著筷子,還有手勢禮儀、走路姿態等,每天至少要訓練幾個小時。禮儀志愿者面帶微笑、優雅可愛,為觀眾和嘉賓服務,用笑容傳遞溫暖。“您好,您的座位往這邊走。”經過多次模擬演練,不到十秒,志愿者們便能精準定位,引導觀眾順利入場就座。
“我愿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愿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精誠、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像趙玉這樣的青年志愿者的靚麗身影早已成為省運會賽場上的九江名片,鐫刻著城市的溫暖、文明、團結和感動,向未來,看這里!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