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檢察院在鄉鎮、街道、社區沒有下屬機構,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無平臺、難融入,怎么辦?為破解這一難題,2021年以來,萍鄉市安源區檢察院探索建立了檢察志愿服務隊。該志愿服務隊廣泛與街道、社區開展“黨建聯建共建”,形成社區“搭臺”、檢察“唱戲”的工作格局,做到了檢察服務基層群眾有平臺、受歡迎、可持久,推動了“檢察為民辦實事”常態長效開展。
“共建”模式讓檢察服務有平臺
“阿姨,養老詐騙的套路就這么幾個,記牢了他們就騙不到你了。”近日,安源檢察志愿服務隊來到轄區木杉塘社區“安源紅·鄰里之家”開展打擊養老詐騙普法宣傳活動。干警們一番耐心細致的普法,讓前來聆聽的居民受益匪淺。
“安源紅·鄰里之家”是安源區檢察院依托街道、社區力量打造的檢察服務平臺。該院結合街道、社區組織的集體活動,明確志愿服務時間表,確定志愿服務項目圖,讓檢察服務一目了然、融入日常。檢察服務與街道、社區組織無縫對接,既緩解了檢察單獨組織活動之麻煩,又增加了群眾就近參與之便利。
2021年以來,安源檢察志愿服務隊通過與街道、社區開展“黨建聯建共建”合作,積極參與基層管理。目前,轄區內已設立了2個固定檢察服務站、6個流動檢察服務點,志愿服務隊開展檢察服務30余次,服務群眾2000余人。
創新“下單”提供個性化服務
為了能提供更加有效精準的檢察服務,安源區檢察院志愿服務隊廣泛了解街道、社區法治需求,組建了4個服務小分隊,推出普法宣傳、青少年關愛、矛盾調解、公益保護4項檢察服務,將服務內容、聯系方式在固定服務站和流動服務點上墻展示,讓街道、社區群眾結合自身需求進行“點單”。
安源丹江街江礦社區是個老工礦社區,老年人多、矛盾糾紛頻繁。社區主動邀請志愿服務隊為社區60余名網格員開展法律培訓,并在社區老年學習班開設法治課。針對垃圾分類站選址引發的鄰里矛盾,社區人員與志愿者一道上門當“調解員”,最終推動垃圾分類站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改善了居住環境。
社區主動“點單”,檢察院創新“下單”,多種多樣的個性化服務在安源區檢察院轄區遍地開花:江礦社區開設“幸福小喇叭”,通過每日廣播法律小知識、安全小貼士,讓普法宣傳常伴群眾身邊;青林社區打造安檢閱讀書屋,讓老人活動有場所、孩子假期有人管;丹江街打造“志愿者時間銀行”,發動群眾參與基層自治,凝聚集體智慧共建和諧美麗家園。
“新老”組合迸發持久動力
基層檢察機關人手緊、任務重,為保障檢察工作與志愿服務齊頭并進,安源區檢察院打好新老組合拳,積極調動各年齡層干警的工作積極性,讓志愿服務干得久、后勁足。
目前,該院志愿服務隊共有35名成員,其中45歲以上10人。該院安排熱情高、思路活、精力旺的青年干警擔任各志愿服務小分隊負責人,主動對接街道、社區,及時掌握基層法治需求,找準服務切入點,做到服務有目標、方法新、接地氣。同時,充分發揮中年干警、退休老干部工作經驗足、人生閱歷豐富的優勢,組織參與矛盾調解、普法宣傳等檢察服務,與青年干警打配合、攜手干,提升服務戰斗力、覆蓋面。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