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高縣新界埠鎮通過搭建文明實踐新陣地、構筑文明實踐新模式、激發文明實踐新動力、涵養文明實踐新風尚“四新”措施,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地生根,讓文明沁香在潛移默化中浸潤百姓心田。
搭建文明實踐“新陣地”
該鎮建立了“鄉鎮牽頭、站所聯動、村居參與”的責任體系,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從組織領導、任務安排、活動內容等方面進行詳細部署,強有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實。2022年投入20余萬元,統籌、整合各項資源,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1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志愿服務室、親情連線室、“學習強國”線下學習室、理論宣講室等功能場所配備齊全,配備村級文明實踐員5名。每月召開青年干部座談會,采取每月一主題交流工作體會,為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供堅強保障,搭建起文明實踐“新陣地”,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構筑文明實踐“新模式”
該鎮積極挖掘本土文化,用好“家門口”的優勢資源,用身邊人、身邊事給群眾送上全新的文明實踐體驗。桐山村的紅色文化,革命時期的崢嶸歲月令人神往;城陂村的產業基地,聲聲蛙叫,陣陣“梭聲”,展示出鄉村振興的樂譜;堆峰村的青花釉,讓人留戀在“天青色等煙雨”的古色文化中。全鎮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各自依托本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富有鄉土文化的文明實踐活動,實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各村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幸福食堂、鄉村大喇叭、鄉村學校等建立理論宣講基地,宣講成果如春風化雨;依托文化廣場、籃球場等建成體育服務實踐基地,豐富群眾文體生活、提高幸福指數;聯合衛生院、衛生室建立衛生實踐志愿小隊,定期免費體檢服務送上門,讓群眾享受優質醫療服務。2022年,全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240余場次,一大批黨員志愿者、假期大學生、退休老干部加入志愿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不斷壯大,活動覆蓋老中青各年齡段。
激發文明實踐“新動力”
群眾需要什么,文明實踐就做什么;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始終秉承“講奉獻、重互助”的精神,為老人理一次發、做一頓飯、打掃一次衛生,與留守孩童進行一次談心談話、開展一次親情連線,這些約定俗成的志愿活動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汛期的巡堤查險、搶險救災,旱期的志愿清淤、搶修設備,創文明城、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各條戰線,黨委政府的各項重要行動中,紅馬甲們始終勇赴一線,幫群眾紓難解困,為城鄉“美顏”。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幫百姓所困。一年來,該鎮累計志愿服務時長11830多小時。
涵養文明實踐“新風尚”
該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鄉村振興”“紅色治理賦能鄉村振興”“文明實踐促進移風易俗”等活動為載體,把鄉風文明“最后一公里”變成了“零距離”。鼓勵老人參與紅軍故事宣講,邀請鄉賢返鄉宣講先進理念,吸納暑期大學生開展假日課堂,一項項精心準備的實踐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通過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村入戶,進校園,進社區,通過大手拉小手、師生同行,學校、家庭、社會聯動,有效形成了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新風尚。利用傳統節假日,以“政府搭臺,百姓唱角兒”的形式,鼓勵和引導全鎮村居積極開展座談會、新老見面會,老人發揮余熱,青年放飛思想,形成一派文明無處不在、文明煜煜生輝的景象。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