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貴在養成,文明貴在實踐。近年來,樟樹市持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緊扣群眾需求,塑造服務品牌,走出一條頗具特色的文明實踐新路子,以實踐之力點亮文明之光。
建強陣地 打造文明實踐矩陣
3月4日,在閣山鎮敬老院內,市愛心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正為老人們表演文藝節目。表演結束后,志愿者和老人們坐在一起嘮家常,幫老人們打掃衛生,以實際行動把關愛和溫暖送到老人們身邊。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的陣地就延伸到哪里。近年來,該市通過新建、改建、整合等方式,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320個,實現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文明實踐活動場所具備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科普宣傳等功能。此外,該市還建有120多個沒有圍墻的文明實踐公園、文明實踐廣場,支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建設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點)90個,全力打造“中心+所(站)+基地(點)”新矩陣。
供需對接 滿足群眾差異化需求
近日,市“文藝進萬家”巡回演出在觀上鎮橫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外的文化廣場熱鬧開演。舞蹈《樟樹有你更美麗》、歌曲《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小品《創建文明城市靠大家》、快板《創建美好新家園》等精彩節目依次登場,文藝志愿者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傳遞正能量、倡導文明新風尚。
該市在豐富實踐內容、精準服務群眾上下足功夫。各中心(所、站)文明實踐員通過入戶走訪、開通熱線電話、發放聯系卡等方式,廣泛收集群眾需求,梳理共性需求與個性需求,精準制定服務清單,科學定制文明實踐“10+100+N”服務項目。另外,按照“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要求,該市推行“全民點單、精準派單、有效接單、及時評單”的服務模式,全力滿足廣大群眾差異化、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
為確保文明實踐活動進村入組,該市還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下設理論宣講、文化文藝、就業創業、助學支教、法治教育等10支常備志愿服務隊,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分別組建了3支以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分隊,建立起供需對接三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全市共組建志愿服務隊伍795支,注冊志愿者達12.9萬人。
塑造品牌 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
近日,第五屆樟樹市星級志愿者名單公布,共有369名志愿者光榮上榜。位居榜首的付秋桃參加了樟樹市紅十字應急救護隊、樟樹藍天救援隊等6支志愿服務隊,累計服務次數達1113次。
一次次惠民利民的理論宣講,把“大道理”講成“小故事”;一首首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童謠,掀起傳唱熱潮;一批批星級志愿者的評定,讓群眾心中有了自己的“明星”;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豐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該市深入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不僅擴面設點、遍地開花,還注重示范引領、培育特色品牌。“干部講堂”說惠民政策、講百姓關切、解精神困惑;“巡回宣講大篷車”,打造行走的理論講堂,用鄉音土話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悅享紅色記憶”,重溫革命歷史,賡續紅色血脈;“幸福來敲門”,關愛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弘揚傳統美德;“舉辦集體婚禮”,破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一個個有影響、有特色的品牌項目,為鄉村振興、文明創建、產業振興、項目建設厚植思想根基、匯聚精神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000余場次,參與活動的志愿者近萬人次,惠及群眾2萬余人次,有力地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與幸福感。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