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武寧縣堅持“三個強化”,在資源整合、力量凝聚、活動創新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增效,有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強化資源整合,拓展提升文明實踐陣地。在實現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的基礎上,積極整合宗氏祠堂、閑置農居等資源,延伸建設武寧盧氏文明新風堂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點423個,構建“一站多點”格局,打造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積極探索校園文明實踐站試點工作,建成武寧縣第六小學文明實踐站。推動全縣178家農家書屋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統籌管理。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星級創建,以點帶面實現文明實踐陣地提檔升級,建成五星級所(站)2個、四星級所(站)5個、三星級所(站)18個,獲評省級星級所(站)數量居九江市第一方陣。
強化力量凝聚,充實壯大文明實踐隊伍。配齊配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專職工作人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配有專職工作人員4人,各所(站)均配備1至2名專職或兼職文明實踐員,并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業務培訓,打造業務精湛工作隊伍。建好建強志愿服務隊伍,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志愿服務總隊,按照“9+N”要求,建成12支縣直志愿服務支隊;各所(站)按照“5+3”標準,擇優吸納黨員干部、鄉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員、返鄉創業人員等,建成志愿服務隊伍832支;統籌用好藍豹救援隊、善德社工等23支社會志愿服務隊,形成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體系。遵循“量質并重、各類兼顧”原則,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雙月之星”評選活動4期,先后有29支優秀志愿服務隊伍入選。截至目前,武寧縣在江西志愿服務網注冊志愿服務隊伍488支、志愿者37254人。今年以來,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6000余場次,惠及群眾12萬余人次。
強化活動創新,做精做優文明實踐服務。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通過“理論+文藝+文明”,以展板展覽、知識競答、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點單式”微宣講志愿服務活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聚焦“服務老、養育小、讓中青年發展好”等群眾現實關切的問題,發揮頤養之家、童心港灣、婦女之家、道德講堂等功能,有效對接老人、兒童、婦女、中青年等群體需求,積極開展親情連線、少兒暑期托管、政策咨詢、科技文化培訓、家庭教育培訓等便捷便民式志愿服務,實現“群眾有召喚,文明實踐有回應”。開展“文明新風傳播”活動,組織移風易俗好宗姓評選,自編武寧移風易俗七字歌,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鄉風文明。按照“一領域一特色,一所站一精品”思路,精心培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先后打造“愛珍禽”保護生態、“防大于救”防溺水、“打鼓傳非遺”“紅色上湯”等一批優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