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資溪縣城關的鶴城鎮,活躍著一支“板凳”志愿服務隊,其隊伍組合均為該鎮退休老黨員、老干部。今年以來,在鞏固提升“模范黨支部”的同時,結合自身優勢、結合老有所為,組建“鶴鳴板凳”志愿服務隊,以便捷便利便民的形式,突出“四項服務”,助力所學所講所為,唱響“板凳”志愿服務進千家、“夕陽”優勢發揮人人夸的資溪地方新曲。
服務自身建設,助力自強不息。該隊現有離退休干部50人,針對老干部的特長,黨支部系統性地組織其每月15日學習,按各自興趣愛好,采取自己報名的方式分為政治學習宣傳組、科技服務指導組、文體運動輔導組、關愛幫扶指導組,在這四個組中用寶塔型的管理方式分組管理,由黨支部的支部委員任組長,各組因人而異推出學習方式。通過學讀本、學思想,了解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除外,對身居外地的黨員干部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講學、送學、郵學、互學、自學、帶學、幫學、集中學等形式,要求黨員干部每學必寫心得體會及感想,并在集中學習日分享學習成果。目前,支部書記授課5場,鎮老干部周詩民授課1場。
服務科技富民,助力產業振興。該隊發揮老黨員老干部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服務文化旅游事業發展、社會和諧穩定、關心下一代、科技富民和鄉村振興。支委方學元大顯身手,積極當好“義務宣傳員、后勤服務員、環境維護員、蔬菜管護員、愛心倡導員”,他多次組織技術骨干到排上村、大覺山村,指導大棚蔬菜栽培和管理,配合縣農業農村局到全縣各鄉鎮指導蔬菜生產,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工作中,為全縣脫貧戶傳授大棚蔬菜栽培管理、西瓜栽培和中藥材栽培技術,使100多位原貧困戶掌握增收技能;負責指導縣和豐公司4000多畝水稻技術指導,先后到高田村、翁源村、陳斜村、烏石村、陳坊村等巡回指導30余次,還指導和豐公司在陳坊的500畝蔬菜育苗和栽培,同時做好科技傳播,一方面對大覺山景區沿線油菜花、火龍果、草莓、葡萄、紅心柚、獼猴桃等種植專業戶進行定期指導,與大覺山“樂享果玩”項目開發,指導800多畝果園栽培創高產;為排上中心小學講授雜交水稻的制種技術和栽培技術,接受群眾上門技術求助和電話咨詢,全年達50多人次。為鄉村產業振興助力。與此同時,配合大覺山5A級景區建設,做好后花園、全域旅游開發,打造了大覺溪田園綜合體,實現一村一景、田園風景如畫。另一方面,引領沿線專業戶變示范戶,適時組織他們進村入戶傳經送寶、結對幫扶,景區沿線戶幫戶、村幫村,已產生特色種養專業村、采摘觀光村。
服務老年健身,助力鄉風文明。該隊在全鎮范圍內深入開展“我參與我快樂、我參與我健康、我參與我幸福”夕陽紅活動,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來引導教育大家,運動有利于健身健美、有利于家庭和諧、有利于人生精彩,通過老年人體育運動還可改善鄰里關系、化解婆媳矛盾。沙桐農場周御女她從“資溪新聞”中看到鄰居跳廣場舞上了電視,她也想組隊,“板凳”志愿服務隊知道這件事以后,連忙去她家做工作,并支持她組隊,幫她買音響,請廣場舞老師教舞,經過十周時間運作,一支10名大媽廣場隊就成立起來,他媳婦也加入這支隊伍中來,多次參加縣里文體展演,取得較好的成績,現在“大媽廣場隊”已發展隊員28名。除外,搭平臺開展系列活動,先從社區入手,組建老年體協分會,把演出搬到瀘聲村、西郊村、排上村張家小組、下長興村安全小組,讓農村老年人的情趣動起來;將各村婦女主任作為嘉賓和主持,對節目進行點評指導及引領,全鎮已建起了十個骨干文藝隊,27個村小組先后成立文體隊伍,通過典型帶動,走出了一條“社區一片紅、景區一條龍、舞動夕陽紅、家家樂融融”的老年體育活動的新路子。緊接著,在元旦節、“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六一”兒童節、建黨節、國慶節、重陽節等,組織開展一系列文體展示活動,特別是2023年母親節來臨之時,舉行了“宣講二十大、感恩母親節”文體展示,其規模大、節目新、參加人員多,由百姓導、百姓演、百姓樂的一場文化大餐奉獻給百姓,唱出“夕陽更美好、群眾歡樂多”的新境界。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