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江西省永新縣著力從學習實踐、整合資源、創新載體、凝聚群眾、志愿服務等五個方面抓深化抓拓展,積極探索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路徑模式,推動文明實踐落地見效。
學理論,強主線。把理論學習作為主線,把理論宣講視為固本之策、聚心之本。每月舉辦1次“紅色大講堂”,邀請革命后代、史志專家等作專題輔導;將理論宣傳與文藝相結合,以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宣傳黨的科學理論;貼近群眾思想實際和生產生活實際,圍繞黨的創新理論及廣大群眾關心的鄉村振興、創新創業、致富技能、家風家教等主題,開展面向基層的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傳宣講活動,使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組資源,深拓展。把現有各類資源納入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使用,協同運行,依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陣地,邀請公益性社會組織入駐,建立志愿者服務驛站、應急救護宣傳室等基地。各鄉鎮村充分發揮道德講堂、農家書屋、村史館、鄉村大舞臺等基層宣傳文化陣地的教育實踐功能,設立志愿服務站(崗)、愛心驛站、愛心超市,著力打造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文明實踐服務平臺。
抓需求,導溫情。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開展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揚時代新風。組織黨員干部踐行“四下基層”、開展“遍訪農戶”活動,廣泛征集群眾的意見建議和實際需求,精心梳理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文明實踐需求項目,實現群眾“點單”與志愿服務“端菜”的有機統一,真正做到“勤”服務、“零”距離。各村社和社會組織設立“心愿墻”,主動征求收集群眾的“微心愿”,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要。聚焦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困難群眾、特殊家庭等弱勢群體,精準化開展“點對點”的志愿服務活動,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優隊伍,樹品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永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結合當地實際,注重發揮志愿服務組織的“聚能”作用,建立了“紅馬甲”“心連心”“巾幗志愿者”等專業化志愿服務隊伍,進一步優化服務功能和強化服務能力,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網絡。建立“文明實踐活動固定日”制度,加強對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引導。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為導向,以吸引群眾廣泛參與為著力點,精心設計和培育一批接地氣、有特色、可持續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不斷提高服務項目的精細化程度、專業化水平,激活群眾中蘊藏的友善、互助正能量。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