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找小楊,小楊就在你身邊。”這句話出自安義縣流動黨員楊茶生。30余年,服務超12萬個小時,從一個人到一家人、一群人,楊茶生流動黨員志愿服務團隊免費修理門窗、家具6萬多件,義務服務上海居民4萬多人次。目前,志愿服務團隊成員有200多人。楊茶生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流動黨員的力量和擔當。
楊茶生今年50歲,但社區里的老人還是習慣叫他“小楊”。“我是一名黨員,我要對得起自己的誓言。”楊茶生認為,作為一名流動黨員,更應該做到流動在外不掉隊,全心全意服務當地群眾,展現出安義縣在外流動黨員的良好形象。
作為“中國鋁材之鄉”和“中國門窗之鄉”,安義縣有16萬人長期在外從事鋁合金門窗加工和銷售行業。其中,在上海務工經商人員超過3萬人,流動黨員有100多人,約占全縣流動黨員總數的10%。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義縣聚焦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管理難到位、服務意識弱等問題,依托遍布全國的安義商會組織,采取組織同建、班子同配、資源同享、兩地同責的“四同”方式,及時組建黨組織,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探索創新雙向管理模式、創新多元教育“兩創”形式,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序”;推行服務老鄉、服務客鄉、服務家鄉的“三服務”機制,讓流動黨員“流而有為”,切實加強流動黨員全鏈條管理,助推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取得新成效。目前,該縣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建立了38個流動黨組織,其中包括1個黨委、1個黨總支。
“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就要成立流動黨員黨支部,按照標準配備黨員活動室,創新打造‘安商驛站’政務服務平臺,構建‘黨群服務+商會服務+政務服務’的‘三合一’模式,讓流動黨員在參加組織生活的同時,盡享幫代辦、省心辦等貼心服務。”安義縣委組織部部務委員鄧華林告訴記者。
安義縣注重發揮流動黨員和黨組織凝心聚力的作用,根據流動黨員職業優勢、技能特長,按就近就便原則,組建流動黨員志愿服務團隊22支,主動與當地黨組織開展聯建活動和志愿服務,主動融入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當地居民。據統計,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流動黨員志愿服務團隊參加志愿服務358人次,為安義老鄉、當地居民解決實際問題186個。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