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畫畫、寫毛筆字、唱紅色歌曲……近日,在龍南市桃江鄉水西壩村“童心港灣”,孩子們紛紛讓童伴媽媽肖娟欣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他們天真的臉龐上盛放著幸福的微笑,眼眸閃爍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這是龍南市“童心港灣”項目落成后無數美好瞬間中的一個。
自2022年6月童心港灣項目落地龍南以來,共青團龍南市委在對全市留守和困境兒童數據全面摸排和項目選點分析的基礎上,制定詳細方案,全力推進“童心港灣”項目建設,切實打通關愛留守和困境兒童的最后一公里。
據了解,童心港灣是新時代共青團依據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需求建立的公益服務空間,是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百姓書屋、文化禮堂、學校、文明實踐所站等前沿陣地資源,抓好全市各鄉鎮原有的留守兒童四點半課堂、村小等陣地的提檔升級和功能完善工作,最終確定了9個童心港灣項目試點。并通過“微心愿”“共建共享”“黨建+志愿”等方式參與到項目中,確保童心港灣正常運營,并動員青聯委員、青企協成員等團屬陣地力量為項目爭取強有力的物資保障。為項目建設籌集資金40余萬元,各類體育用品300多件、玩具200多件、微心愿物品100余件,為項目落地實施解決了資金和物資保障。定期組織童伴媽媽進行業務培訓、工作交流,持續給童伴媽媽進行業務指導、定時為童伴媽媽開展充電賦能,不斷提升童伴媽媽們的活動組織能力與服務能力。并按年度和月度對童伴媽媽進行差異化考核,對連續3次活動開展不正常的,進行約談提醒;對不勝任的童伴媽媽解除聘用關系;因履職不到位導致出現安全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進行解聘處理。截至目前,團龍南市委已查找并整改問題16個,通過調研督查發現并調整不勝任童伴媽媽5人。
記者從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為了更好地關心,照顧留守兒童,把服務落到實處,聘用童伴媽媽重點從本地幼教、全職媽媽、文明實踐員或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婦女中選聘,通過村級推薦、鄉鎮初審、縣級綜測的方式,選配一批負責任、有時間、有愛心的童伴媽媽。
據悉,自項目落地以來,童伴媽媽隊伍結合各項目點實際組織開展各項活動1494次,服務兒童15858人次。通過功課輔導、陪伴閱讀、手工制作、觀看愛國公益電影等活動,讓孩子們在童心港灣充分感受到代理媽媽的溫暖,童伴媽媽以自己貼心、暖心、愛心的服務,不僅有效緩解了務工青年的帶娃難題,更為留守兒童打造了一個充滿創意和溫馨的成長樂園。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