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康區十八塘鄉,10余名身穿紅馬甲的身影正奔忙于田間地頭,開展春耕助農志愿服務活動,為春耕生產增添動力。“我們參加志愿服務,在幫助農戶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也可以得到積分獎勵,我覺得很有意義。”一名志愿者開心地說。
“我們村在‘南康美e分’鄉村治理積分制平臺上設立了水稻生產志愿服務積分項目,參與項目就能獲得相應積分,可以在實踐站內的積分超市兌換獎品,激勵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務。”十八塘鄉十八塘村黨支部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黃玉軍介紹道。
據了解,“南康美e分”是南康區于2022年自主研發的鄉村治理積分制數字化管理平臺,該平臺聚焦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和鄉風文明建設,探索動態積分管理、精準運用積分等方式,激發鄉村治理“大效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南康美e分”平臺根據群眾需求,設置積孝、積善、積信、積勤、積儉、積美等6大類107個正向激勵和反向扣罰項目,將環境衛生、鄰里關系、孝老愛幼、勤勞致富、公益事業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行為全部量化為積分,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項目獲得積分,并在積分小超市兌換獎品。
在南康區朱坊鄉新志村的村民劉志蘭家中,洗潔精、洗碗布、雨傘、毛巾等日常用品都是通過積分超市兌換的,可以滿足更多生活方面的需求。“通過我們身邊的小事就可以申請積分,兌換商品,這些商品都很實用。”劉志蘭說,自“南康美e分”鄉村治理積分制平臺推廣以來,她和家人一直是“忠實顧客”,不但自己認真學習使用,還積極向親戚朋友宣傳。
為保障鄉村治理積分制順利運行,南康區還成立了區鄉村治理平臺運管中心,同時以村“兩委”為管理主體,組建由文明實踐員、黨員代表、人大代表、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組成的積分評定小組,對積分事項定期進行評定、審核、錄入,并由村黨組織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組成監督小組,對積分評定、積分公示、積分兌換等工作進行監督,確保公平公正公開。
通過實行鄉村治理積分制,“以分定行”激勵村民遵守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將村里事當成家中事,形成人人參與鄉村治理的新氣象。“這個積分制非常好,鄰里鄉親都會積極參與,不僅可以加分兌換禮品,還能助力自己村莊的建設。”隆木鄉新村村村民曾云蘭說,“南康美e分”推廣以來,村民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越來越有“主人翁”的感覺。
如今,“南康美e分”已逐漸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時尚。截至目前,“南康美e分”已在該區262個村全覆蓋推廣運用,平臺注冊認證總人數70.79萬,總戶數約21.65萬戶,審核發放積分約3600萬分,積分兌換商品約754.96萬分。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