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搬上小板凳,去廣場看電影……”3月20日,夜幕降臨,在上猶縣東山鎮南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猶縣融媒體中心電影放映員王安通架起幕布、擺好放映機、打開音響,一天的放映工作又開始了,村民們陸續循聲而來。
廣場上,村民們或端坐或站立,精彩的劇情讓大家大呼過癮,往日夜晚寂靜的鄉村一下子熱鬧起來。“雖然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智能手機,能隨時隨地看電影,但沒辦法跟露天看電影的感覺相比,大家湊一起,更有味道!”南塘村村民張海說。
一塊幕布,一臺放映機,一個投影儀,活躍在鄉村的電影放映員們,用光影照亮文化惠民之路。
今年59歲的王安通,從事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已有40余年,其中從事流動電影放映工作就有30多年。兒時的耳濡目染,讓王安通對電影放映工作充滿熱愛。“年少時就跟著父親一起走南闖北放映電影。”王安通說,得益于農村公益電影下鄉政策,步入社會后的他,跟父親一樣,也選擇成為一名活躍在城鄉的電影放映員。
擇一事,終一生。在40多年的電影放映生涯中,王安通見證了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也見證了贛南山鄉的巨變。“早些年送電影下鄉,到處是泥巴路、土房子,現在村道硬化了,土坯房也變成一棟一棟的小洋樓。”王安通說。
觀影群眾越來越多,電影《驚天營救》劇情漸入佳境。“以前,電影放映多以戰爭題材電影為主,現在公益電影放映也緊跟潮流,逐漸加入喜劇、科幻、動作電影等,以電影形象直觀、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功能,不斷豐富鄉村文化生活。”王安通感嘆,如今上猶縣各地都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露天電影放映也有了更寬闊的場地,前來觀影的群眾日益增多,一場場露天電影點亮了鄉村文化星空。
王安通指著面前的一臺放映設備說:“這臺是激光電影放映機,播放亮度有1萬流明,亮度高,配套音響音質好,播放電影非常清晰。”從膠片放映機,到現在的激光放映機,他見證了電影放映機型號的不斷迭代升級。
近年來,上猶縣整合文化資源,依托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大力開展公益電影下鄉活動。以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為契機,該縣將防溺水、森林防火、就業創業等信息宣傳到鄉村“最后一公里”,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眾享受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