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鋪張浪費、抵制高價彩禮、推廣運用“積分制”……作為省文明辦確定的全省25個市級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工作重點示范縣(區)之一,新建區自2022年6月全省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按照“一年初見成效,兩年全面改善,三年鞏固提升”路線圖,扎實推進相關工作取得實效。
喜事新辦減負擔
新建區小橋村頤養之家曾經住著一位百歲高齡的老奶奶陳安順,在她過百歲壽誕的那一年,家族成員都特別高興,準備隆重慶祝一番。為了“沾沾福氣”,村民們也都打算主動參與祝壽,如此一來保守估算酒席不會少于50桌。
當時,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專項行動已經開展,新建區對辦酒席講排場、比闊氣、撐門面,人情禮金名目繁多、數額過高,造成群眾負擔沉重的危害進行了廣泛宣傳教育。因此,陳奶奶對隆重慶祝一事提出了反對意見。她跟孩子們說:“不是我摳門,舍不得花錢,村里經常有人上門宣傳,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農村也要辦新事。我是村里年齡最大的人,要帶頭做起。自己家里人在一起吃頓飯慶祝一下就行了,不用大操大辦,鋪張浪費。”
在陳奶奶的堅持下,兒女們尊重母親的意愿,一家人圍坐在一桌為老人舉辦了一個簡潔的壽宴。陳奶奶的舉動深深感動了村民,大家紛紛表示,作為一位百歲老人,能夠如此與時俱進,響應政府號召,主動配合村里工作,值得大家學習。
不要彩禮愛無價
相比城區,農村高價彩禮的現象更為嚴重,部分家庭不堪重負,導致農村大齡未婚男青年比例較高。
對此,新建區印發了《深入開展農村婚嫁彩禮專項治理實施細則》,進一步加大對高價彩禮等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力度,發放婚事新辦宣傳單4.5萬余份,組織開展婚姻家庭輔導課堂弘揚現代文明婚俗新風尚,在七夕期間積極舉辦“抵制高價彩禮,倡樹文明新風”宣傳活動、“七夕新婚頒證典禮”集體儀式,引導青年人轉變思想認識,自覺抵制高價彩禮。在各村建立了紅白理事會,把反對高價彩禮、反對攀比炫富等內容修訂進村規民約,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導村民主動轉變觀念。
唯一的女兒要出嫁了,新建區望城鎮省莊村的王有武、陳梅夫婦,決定不收女婿家的彩禮。陳梅說:“現在都在提倡移風易俗,我看到身邊也有因為彩禮過重,男方家庭難以承受引起彩禮糾紛的。所以我們商量好了,不讓女兒女婿為難,也不給親家增加負擔,今天我們就在這表個態,要給這移風易俗的工作開個好頭,做不收彩禮的岳父岳母。”
如今的新建區,在“移風易俗引領新風尚、培育新風”的宣傳引導下,居民們的觀念正在一天天發生改變,喜事新辦、喪事從簡、不大操大辦、不互相攀比的良好風氣日益濃厚。
“小積分”兌出“大文明”
在推進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的基層實踐中,除了宣傳教育,適當的鼓勵措施也必不可少,“積分制”就是很好的抓手。
新建區積極運用“積分制”,指導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積分臺賬,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祭祀等項目作為積分指標。對于家庭和睦、鄰里和諧、與人和善,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節儉適度等良好風尚進行加分,并給予群眾相應的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更大限度激發村民參與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的積極性,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正面引導了更多村民參與鄉村治理。
新建區坪門村借鑒積分超市的運營模式,籌措資金開辦了“移風易俗積分超市”,制訂了積分及兌換細則,以“文明積分”“公益積分”等獎勵為載體,將移風易俗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村民通過移風易俗等行為積累一定的分值,不同的分值可以兌換不同的商品,使得移風易俗行為得到了實物性質的量化,大大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