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陽書房內,小讀者們手捧書籍愛不釋手;書法交流區,愛好者以墨會友在交流中成為摯友;愛心驛站里,義剪、義診、公益教學等“攤位”歡聲笑語不斷;在科普體驗區,“VR”消防體驗、科普小實驗讓群眾在實踐中收獲滿滿;在公益宣講室,長征源宣講團熱情宣講黨的政策、創新理論……一幕幕溫暖和諧的畫面在于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展現,文明實踐的勃勃生機也不斷在于都這片紅土地上延伸。5月29日至31日,中宣部舉辦全國文明實踐工作專題培訓班,于都縣委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黃法受邀在培訓班上作經驗分享。
近年來,于都縣精準把握群眾需求,走出了一條“紅色引領、平臺聚合、活動當家、人人實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路子。該縣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不斷拓展陣地資源,增加實踐活動,擴大志愿隊伍,創新打造“課表制”“文明集市”文明實踐品牌,形成了多元主體的文明實踐體系,極大地提升了服務能力,讓群眾聚得攏、凝得起、樂參與、學得進、暖人心,助推城鄉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
紅色引領,實踐陣地不斷延伸
“馬德明在革命路上寧死不屈,為嚴守秘密而跳崖犧牲……”近日,一場深刻且感人的紅色故事宣講,在于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小廣場上進行,來自于都縣第三實驗中學的學生劉梓琳通過講述革命先烈的事跡,讓群眾在紅色精神熏陶中感悟國家情懷,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銘記歷史。
豐富的紅色資源也是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特色優勢。近年來,于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探索文明實踐站建設與紅色資源活化利用的新路徑,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舊址、紅色場館納入文明實踐站(點)建設范疇,全縣共打造了162個群眾家門口的“紅色課堂”。
舊址會“說話”、故事能“育人”。在禾豐鎮,該鎮將紅三軍團二師五團團部舊址設立為文明實踐點,將文明實踐活動與紅色標語相結合;在銀坑鎮平安村,張復信家一門八烈士的故事讓人熱淚盈眶;在嶺背鎮,文明實踐站門口的“長征模范”廣場上,村里的“五老”常常給附近的學生講述紅色故事……
構建文明實踐陣地圈,打造不設圍墻的文明站點。目前,于都縣高標準建成中心、所、站、點四級文明實踐陣地平臺468個,獲得全省三星級以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25個,獲評全市三星級以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75個,覆蓋全縣的文明實踐陣地已然形成,真正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我們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周邊打造了24個文明實踐延伸陣地,連點成線、串線成面,形成了‘15分鐘文明實踐活動圈’。”于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鄉鎮一級,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務實管用的原則,盤活“七站八所”資源,延伸理論宣講、農技服務、民主協商議事等實踐點位,讓老百姓處處能感受到文明新風。
平臺聚合,實踐活動喜聞樂見
1月11日,于都縣教科體局在仙下鄉上方村開展《爺爺奶奶的“孫子兵法”》主題講座;5月23日,于都縣文化館在祁祿山鎮井前村開展戲曲進鄉村活動……在于都縣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公示欄,文明實踐活動全年覆蓋的“課表”引人注目。精確的時間和地點,豐富的活動內容,多樣的活動形式,于都縣“課表制”文明實踐活動以最貼心的方式為群眾服務。
針對現在村居人口少、服務內容較為單一、資源利用無法最大化等問題,于都縣堅持全縣“一盤棋”思維,創新機制,推出了“課表制”文明實踐品牌,20個縣直單位服務隊伍按照“課表”內容,定時、定點、定人下沉基層實踐所站開展服務活動。“城鄉優質資源經過整合,通過‘課表制’統籌安排,落實到清楚明白的表格里面,確保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長效化進行,讓我們的服務真正沉下去。”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負責人袁萌說。
近年來,于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根據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對標文明實踐六項重點任務,充實“文明集市”品牌內涵,定期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科普教育、文化惠民、醫療保健、生活服務等各類文明體驗活動,做到全年“不打烊”,服務零距離。鄉鎮基層實踐所站融合移風易俗、鄉村振興等元素,盤活相鄰幾個實踐站(片區)的人員隊伍、平臺載體、資金資源、活動項目等,形成“文明集市”推出,切實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實好。
人人實踐,文明新風浸潤心田
集體婚禮的活動現場,歡快的伴奏和新人們的笑臉相互交織;老舊小區改造完成的社區里,志愿者們根據群眾“點單”要求開展反詐知識宣傳講座……
在于都,長征源系列宣講團、“贛南紅”老兵宣講團、“流動黨校”宣講團、“好人”宣講團等一支支來自本土、扎根群眾的宣講志愿服務隊,掀起了志愿服務與文明實踐活動熱潮。其中長征源系列宣講團以“唱、講、演、傳”等方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傳承紅色基因,推動人人參與文明實踐。
近年來,于都縣以“全民參與文明實踐”為目標,深化黨建引領文明實踐,黨員干部在文明實踐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優服務,當好文明實踐的“排頭兵”、群眾信賴的“主心骨”。同時融入專業隊伍,培育了15支社會化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扶老、助殘、救孤、助學等文明實踐活動。此外,該縣還建立9類、1275支志愿服務隊伍,帶動群眾參與志愿活動,目前全縣注冊志愿者突破13萬人,完成志愿項目入庫1098個。
文明傳千里,新風入萬家。如今,在于都,文明的底色,越擦越亮,文明的新風,已吹進大街小巷。一場場鮮活生動的文明實踐活動融入百姓生活,人民生活更美了。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