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自古有之,只是中外、古今有所不同,但都是指自愿貢獻時間和精力,不計名利與得失,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人。以己之所能,合力參與志愿活動,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良性發展的重要機制。近年來,吉安市泰和縣堅持開展形式多樣志愿服務推進社會工作行穩致遠。
堅守“崇德向善”真諦原理,健全堅實有力的志愿服務,彰顯鄉村價值底色。
“用心處理都不是事。”這是市級優秀網格員劉香蓮記掛在心頭的一句話。在泰和縣南溪鄉有這樣一群濟弱扶傾之民,這樣一張志愿服務“大網”。為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南溪鄉除鄉、村、組黨員干部齊心發力之外,還將當地“五老”人員、“鄉賢”代表、愛心人士納入“網格”隊伍,充實調解力量。2019年以來通過志愿者組織活動3000余次,協助處理各類矛盾糾紛500余起,志愿者活躍度位于全縣前列,建立起“復雜糾紛一站調+行業糾紛專業調+基層糾紛網格調+遠程糾紛線上調”的“四調聯動”“網格+志愿服務”新路子,榮獲新時代“楓橋經驗”吉安市實踐先進典型。
“江南都江堰”,千年槎灘陂,禾市人民深受周矩家訓家規熏陶,民風向上向善、明德近仁。“巾幗幫幫團”是2024年9月禾市鎮江北村,一群熱衷于參與村內事務的愛心大姐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伍,在村“兩委”的牽頭引領下,今后將充分利用自身人員熟、地域熟、情況熟等優勢,為不斷探索鄉村治理注入“半邊天”力量。為關愛轄區學子健康成長,減輕鄰里家庭負擔,作為“90后”的禾市鎮院垅村黨支部書記張偉東,連續三年引領“返鄉”大學生開設暑期公益志愿活動,動員鄉賢成立教育基金會發放獎學金。禾市好人之風蔚然成風,志愿之花遍地開花,成就江西省文明村鎮、平安江西示范鄉鎮,三組先進典型入選江西省移風易俗”五個100”先進典型。
踐行“仁愛為民”題中要義,健全精準高效的志愿服務,盡顯經濟發展亮色。
“國家將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紅利,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力度更大……”在江西美碩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工前一刻鐘”現場,“吉先鋒”黨旗紅志愿者周紅梅正在對企業員工進行宣講。因地制宜,才能百花齊放,泰和縣社會工作部成立以來,注重發揮組織動員優勢,引導、支持和組織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及非公有制企業所屬黨員、干部和青年參與志愿服務,將授課現場設在廠區門口、車間走道,志愿者以“拉家常”“扯閑天”的方式,常態長效的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普惠志愿服務,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倡導“仁愛為民”核心理念。
紅色是吉安最鮮亮的底色,近年來,泰和縣聚焦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及非公有制企業實際,精心打造“吉先鋒·泰企紅”黨建志愿品牌,構建“1+1+N”組織體系,選優配強47名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派駐37名黨建指導員,設立黨員志愿示范崗80余個,劃定黨員志愿責任區29個,推動非公黨建由“兩張皮”向“一股繩”轉變,為開創泰和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先后獲評全省開放型經濟優勝單位、商會連續三年獲評全國“四好”商會。
志愿服務不是一次熱心、一時熱烈,要讓志愿精神持續閃光發亮,成為良好社會新風尚。結合場所空間和經費條件,泰和縣鼓勵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開放公共資源,開通“公交專線”,解決職工上下班交通出行問題,輻射縣域多小區各街道,為企業員工出行提供便捷與安全,為志愿服務開辟流動宣傳新陣地;開設“周末托管室”,安排企業志愿者小組成員輪流看管在廠職工子女,解決職工子女放假期間看管陪護難問題,深化日常不斷線、長流水志愿服務;提高了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形成職工心系公司、公司服務職工的“一條心、一盤棋、一家人”的良好局面。
遵循“義行樂舉”精髓內涵,健全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凸顯社會責任本色。
奉獻愛心,人人可學,處處可為,然而能把小事雜事做好做細,才可見實水平真功夫,也更能彰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初心。由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隊伍組建的“康大夫來了”志愿服務隊,共有成員475名,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送醫下鄉活動300余次,共服務群眾近6萬人次,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有效破解基層看病難、保健難等問題。該組織曾被中宣部等15部門評為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
吉安市泰和縣以“善仁義”為抓手,構建六大志愿服務體系,建立志愿服務項目孵化基地,由基地負責志愿組織培育、項目開發指導、志愿供需鏈接等,目前全縣社會志愿服務組織7個,各職能單位組織建立志愿隊伍10余個,累計實施志愿服務項目10000余次,服務群眾40余萬人,從社區到村組、從校園到企業、從人居環境整治到鄉村全面振興,志愿服務活動覆蓋各個領域,特別是今年在第十二屆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賽、中國萬水千帆賽、中國農民豐收節等大戰大考中得到充分展現,志愿服務者的身影無處不在,為社會治理和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促進泰和社會工作行穩致遠、“出圈出彩”。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