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做志愿者幫助別人,以后我有困難的時候也找志愿者幫助我。”23日上午,75歲的胡大爺在《小桔燈服務社志愿者登記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正式成為該公益組織的一名社會志愿者。據了解,南昌市青云譜區小桔燈服務社2013年10月11日在青云譜區注冊成功,其成立以來,立足于失獨家庭、孤寡老人開展公益活動和服務。日前,小桔燈服務社作為全國志愿者服務記錄制度試點之一,從2月20日~28日,將連續9天走入南昌16個社區,招募社會志愿者,共同推進失獨家庭和孤寡老人的服務工作。
四天招募志愿者58名,最大的75歲
22日上午,記者來到南昌青云譜區塔子橋社區,此處為小桔燈服務社招募志愿者活動的第三站。“由于我們服務的大多是失獨家庭和孤寡老人,除敬老院和福利院外,該人群大多分布于各個社區,因此,我們招募和鼓勵社區志愿者就近服務。”機構負責人楊海蘭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義工們除了為過往路人介紹該服務社和具體公益活動外,現場還有家庭醫生為社區老人免費測量血壓。記者在現場看到,從9時到11時,陸陸續續有老人過來量血壓和咨詢健康問題。
“我平常也喜歡參加志愿活動,還會拉一手二胡,可以去養老院給老人們拉幾段解解悶。”附近社區的涂大爺看見現場正在招募志愿者,毫不猶豫地在登記表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和相關信息,并表示自己隨時都有空參加公益活動。此外,在現場義工們的熱情介紹下,不少市民也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來,其中,有大學老師、有母子、還有社區干部等。
“現在我做志愿者幫助別人,以后我有困難的時候也找志愿者幫助我。”23日,招募志愿者活動進展到第四天,75歲的胡大爺報名加入志愿者時如是說。
據悉,從20日到24日,小桔燈服務社走進社區共招募志愿者58名,其中最小的15歲,最年長的則為75歲。“該活動一直持續到28日,我們會根據志愿者報名時填寫的特長來安排他們開展服務。”楊海蘭告訴記者。
家長帶孩子做公益值得提倡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不論是小桔燈服務社現有的志愿者,還是新招募的志愿者,隨處都能看到在校學生的身影。
楊海蘭告訴記者,今年正在讀初二的金榮輝是組織中一位“資深”成員。他在幾年前,就跟著媽媽常來參加公益活動。“因為平時去敬老院,會給老人們打掃衛生、做飯,還會陪他們聊天,所以現在我在家里,同樣能自己獨立打掃衛生、做飯,和父母的交流也越來越順利。”金榮輝笑著說,因為義工里有人會變魔術,他也跟著學了一些,現在除了變給養老院的爺爺奶奶看,還可以表演給同學看。
“現在義工里的很多家長都樂意帶著孩子來參加志愿活動,希望從小培養他們的愛心意識,日后走入社會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楊海蘭表示,這種現象是十分值得提倡的。“我們也在考慮,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與南昌一些初高中合作,吸納一批學生志愿者,讓志愿者活動成為一種延續性的行為。”
此外,楊海蘭還強調,考慮到年紀問題,16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家長帶著才能參加公益活動。
“小桔燈”可提供志愿服務證明
建立志愿者服務記錄制度工作機制,是此次志愿者招募活動的最大特點。記者從楊海蘭處獲悉,南昌青云譜區是全國志愿者服務記錄制度試點之一,而小桔燈服務社已在青云譜注冊,其志愿者服務記錄也會相應地比其他公益組織要提前錄入。“在服務社報名參加志愿者,我們依法為其頒發志愿者證,并將其信息在民政部下的中華志愿服務網建檔。日后,只要該名志愿者參與了小桔燈服務社組織的公益活動,都會有專人將其服務時間、時長、內容、地點等信息錄入檔案。”
此外,楊海蘭表示,在尊重志愿者意愿、保護志愿者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志愿服務記錄信息向社會公開,可在中華志愿服務網查詢;志愿者升學、就業等需要提供志愿服務證明時,或用人單位、學校如需查閱志愿者服務信息,皆可向小桔燈服務社提出申請,小桔燈服務社根據其志愿服務的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為其開具證明。
另一方面,該機制也是志愿者獎勵機制的重要依據。“志愿者在中華志愿服務網上記錄時間累計100小時、300小時、600小時、1000小時和1500小時,可以依次申請評定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志愿者。小桔燈服務社將對星級志愿者、優秀志愿者頒發榮譽證書。”
■信息日報記者沈冠楠 文/圖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