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服務時必須有一個正常的健康狀態,這樣才可以在志愿服務中順利完成志愿服務。
什么叫健康?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和社會學上的健康,由于志愿者的社會角色、身份各不相同,而因其社會學上的健康標準各不相同,所以在此主要談到的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1)生理學上的健康
從外表看應是體重適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頭發有光澤,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病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癥狀,肌肉、皮膚富于彈性;身體各器官沒有發現疾病。
(2)心理學上的健康
正常青年人心理健康標準如下:
①智力正常。智力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是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和基本心理條件。是人們與周圍環境達到心理平衡的心理保證。心理學家普遍用智力商數(簡稱智商IQ)表示智力發展高低,一般而言,正常智商為90~110。
②有獨立完整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胸襟開闊,胸懷坦蕩,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熱愛生活,善于生活,一方面能調節自己的行為,克服各種困難。另一方面也能戰勝自己的疲倦、抑郁、沮喪等消極情緒,能忍受打擊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達到心理的平衡。
③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自己就是要有自尊心,有自知之明和良好的自我意識。缺乏自尊心的參與者,則憂郁頹廢。而且還要尊重別人,講究文明禮貌,要知彼知己,謙虛謹慎,看別人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尊重別人,并非盲從,而是正常心理適應。
④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生活在社會之中,必須與各種各樣的形形式式的人交往,結成不同的關系,并能正確地處理好這些關系,保持和睦相處。
⑤要有適應的年齡心理特點。不同的年齡階段各有與之相適應的年齡特點。一個人的舉止、言行符合其年齡特點者,是健康的表現,反之,嚴重地偏離了自己的年齡特點者,為不健康的表現。
⑥有高尚的追求目標。有理想、有信心、堅韌不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樹雄心、立壯志,勤奮好學,自強不息。
⑦基本穩定的情緒。遇事冷靜思考,謹慎處理,在順境中,不會不可一世,驕傲自滿,盛氣凌人,忘乎所以。在逆境中,也不會自怨自艾,多愁善感,抑郁沮喪,消極悲觀,心境上常常保持相對的平衡。
當然,在志愿者服務活動中所需要的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但并不是以上的全部,主要上是身體的健康狀況能夠承擔起不同種類的志愿活動,如戶外的活動,需要志愿者起碼能夠承受得起戶外陽光的暴曬,不會發生中暑或不適昏倒而退出服務活動。而心理方面的要求,則應有除⑤、⑥外的幾點標準。對于想參加志愿服務的人士,應該要以此來比對自己的情況,而考慮能否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其實,對于志愿者的心理方面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這些要求就是:
1、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因為面對服務對象的情況,不少志愿者可能會觸景生情,或者在聽完服務對象的不幸經歷之后,可能會跌入一個心理“黑洞”。
2.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意見,志愿者必須有一種堅持的心理,排除各種的不良心理!例如,做志愿者好蠢啊!志愿者是個免費勞力!等等。
志愿者團體的志愿管理人員對于下面的志愿者的心理調控也是他們的工作內容之一,為什么?因為志愿者的不良心理對于其自身的參與積極性有相當大的影響!
例如:一次大型活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雖然活動是能完成,但是對于參與的志愿者卻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他們可能會覺得原來搞活動是這么差,或者他們可能懷疑上層志愿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此時,管理人員應該及時舉行有關的會議,對于志愿者的一些疑問作一定的解釋,對于產生問題的責任人應該做些一定處理,一方面可以解決志愿者們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也更利用日后工作的開展。
二、對自身不良行為的認知
由于志愿者服務活動主要是靠志愿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面對面、手拉手的服務來完成的,所以志愿者與服務對象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互影響的關系,所以如果志愿者本身存在著能對服務對象起負面影響的不良行為,則會直接影響服務的質量,并對服務對象產生較壞的作用,這樣的服務只會是適得其反。
那么什么叫不良行為?不良行為是指不能適合于志愿者服務活動的舉止行為,包括言語和動作,這里包含一部分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的不良行為,如吸煙、酗酒等,而另一部分則是在服務過程中不利于服務對象的進步和改善,嚴重者會使服務對象學會這些不良行為,加重他們的不利因素,如一位志愿者是商場的售貨員,因工作原因而養成給予顧客以帶有欺騙的贊美,以增加自己售賣成績的習慣,但在服務過程中,這種行為習慣則是不可取的,尤其對于年齡小、判斷能力差的服務對象容易產生負面的影響,使得他們有機會學習這種欺騙的行為,甚至會活學活用,結果服務帶來了不良的后果。
由此可見,志愿者的行為對于志愿服務是十分重要的。志愿者在參加服務活動前,應該對自身的不良行為有正確的認知,如果自身的行為比較良好,就能夠適合志愿服務的需要。如果自身的確存在著不良行為,的確不適合開展某一類服務對象時,你可以更換服務對象,也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改變甚至消除自身的不良行為,使自己能夠勝任志愿服務。
此外,由于一些不良行為會嚴重影響到志愿者之間或志愿者與機構之間關系的維系,例如某些人總是喜歡滔滔不絕地說話,這樣在團隊容易使人產生厭惡心理,影響此人在團隊中的形象,也影響到團隊的團結。所以不僅在服務時要注意,在整個志愿工作中都要注意。
三、對自身空閑時間的認知 ;
志愿服務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服務活動,志愿者的空閑時間對于志愿服務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空閑時間而想參加志愿服務的熱心人士,慎重考慮自身的空閑時間,在處理完工作時間、個人學習進修時間、社交時間之后,確實在空余的時間用來做志愿者時,才去志愿者機構報名,但應該提出的是,這種空暇時間應該相對固定,如每周六、周日,或者是周一至周五的某個下午或晚上時間,這樣方能使服務可以固定下來,方便志愿者機構去安排志愿服務,有利于機構服務的穩定長期開展。
想參加志愿者活動的朋友們,應該在以上方面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使自己的條件可以更好的符合志愿者活動的要求,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參與的興趣,另一方面,能夠保證自己的特長可以在適合的場合得到運用。
作者:佚名 來源:福州青年志愿者網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