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明實踐
2018-04-03 10:28:16 編輯:徐芳芳 作者:佚名
“為貧困家庭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為渴望學習的孩子創造美好的未來”“這是九九人才教育愛心協會2018年的第二場暨總第33場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玉山的朋友們,讓我們擼起袖子來獻血”……點開玉山縣下鎮初級中學黨支部副書記、玉山縣九九人才教育愛心協會副理事長徐林樹的朋友圈,讓記者感受到社會源源不斷的溫暖。
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徐林樹,自1992年參加工作時便一直在鄉村學校執教。多年的鄉村教育經歷讓他深知農村貧困家庭的艱難,2013年8月,在徐林樹倡議下,注冊成立了玉山縣九九人才教育愛心協會,組織下鎮中學99屆畢業校友和社會愛心人士募集資金,策劃、實施關愛幫扶貧困中小學生系列活動。4年多來,他把大部分業余時間用在訪貧問苦上,足跡遍布下鎮鎮的每個角落。協會成立以來,他們共募集到善款80多萬元,舉行了33場愛心捐助活動,捐贈資金近60萬元,幫扶資助1000多人次,未讓一個下鎮籍的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
2014年9月開始,徐林樹還組建學生團員成立慈善義工社,在校內外積極開展環保宣傳、交通疏導、關愛老人等社會實踐。每年重陽節,他都牽頭與敬老院負責人對接,帶領慈善義工社的志愿者們給老人們送溫暖,在養老院進行義務勞動,與老人們聊天娛樂,用實際行動幫助老人們過上更舒適、溫暖的晚年。
今年1月4日,九九人才教育愛心協會發起“以父親的名義”幫扶計劃,面向全市幫扶100名失去父親的貧困兒童。計劃一啟動,徐林樹便帶領協會成員,利用假期根據已搜集到的失父兒童家庭開展走訪,并向社會公開征集定向幫扶人士。
“徐老師就是我和姐姐的爸爸。”現就讀于玉山縣下鎮中心小學的柳同學,2010年因一場意外失去了父親,母親也因為悲傷過度精神失常后出走,之后姐姐由叔叔撫養,他被姑姑領養。基金會從2014年開始對他姐弟進行定向幫扶,一方面在經濟上給予資助,同時在生活上對他關愛,學習上給予鼓勵引導。“孩子變化很大,很自信很陽光,今年我們把姐弟倆納入‘以父親的名義’幫扶計劃,由志愿者專人幫扶。”徐林樹說,目前,共有17位失去父親的孩子獲得愛心人士定向幫扶。
“一直以來,我希望盡自己的力量,讓貧困孩童感受到更多溫暖,所做的都是一些平常的事,應該的。”對于不久前獲評的第四批江西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榮譽,徐林樹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