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萬名文藝家下基層——江西省文聯系統“名家講堂”“文藝輕騎兵”進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活動在中斷了5個月后重新啟動。7月30—31日,19場慰問演出、文藝講座、文藝輔導等活動在萍鄉市安源區、湘東區、蘆溪縣、上栗縣、蓮花縣5個縣(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火熱進行,受到當地群眾、文藝愛好者的普遍好評。
7月30日晚,在上栗縣楊岐鄉清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藝志愿者小分隊在此舉行慰問演出,來自楊岐鄉、福田鎮、東源鄉、彭高鎮以及萍鄉市區等地的群眾200多人觀看。省音協副主席張翔、國家一級演員張紅英表演的獨唱,省音協程輝的小號獨奏,省雜協馬煥忠的魔術表演,萍鄉市文聯張玉坤、黃建玲的萍鄉春鑼表演以及彭莉紅的女聲獨唱與上栗縣的歌舞等節目組成了一場精彩的慰問演出,觀眾看得津津有味。他們表示,能在鄉下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真是太難得啦!希望省文聯以后經常舉辦這樣的惠民演出活動。
當日下午,在安源區安源鎮張家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藝志愿者小分隊也舉行了一場慰問演出,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
在安源區鳳凰街北橋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國家一級導演王玉錦為當地群眾展示一系列優秀短視頻作品,闡述了電影攝影構圖的基本原則、拍攝角度等技巧,使聽眾對拍攝微視頻有了更直觀的體驗,也激發了大家對拍攝的學習熱情。
中國攝協會員、省攝協常務理事汪立新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數碼相機的組成,實用操作技能與技藝,攝影對焦、構圖等基礎知識,并手持攝像機,現場指導群眾拍攝技巧,讓大家共同體驗圖片拍攝的趣味。
在高坑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中國攝協會員、萍鄉市攝協主席彭學平為當地致富能手、脫貧模范、福利院、敬老院拍攝并贈送照片。
在麻山鎮麻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江西省攝協副主席、副秘書長汪小毅為當地攝影愛好者上了一場精彩的攝影基礎知識講座,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攝影的了解和認知,并為在場的致富能手、脫貧模范、福利院、敬老院拍攝、贈送照片。
江西省高校舞蹈教育學會理事、南昌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師李慶華,根據社區群眾的年齡特點和舞蹈功底,為峽山口街日星社區群眾量身定做了兩支廣場舞課程,淺顯易懂的舞蹈技巧,深受他們的喜愛。
在上埠鎮山口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中國作協會員、萍鄉市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賀璞從文學與生活的關系出發,探討了文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主題,指出文學創作格局必須遠大,只有閱讀了足夠多的優秀文學作品,掌握了基本的文學創作方法,才能對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加工,從而創作出好的作品。
在上埠鎮山口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中國攝協會員、萍鄉市攝協副秘書長肖南波與當地攝影愛好者分享了攝影作品后期制作技巧。他的講述深入淺出、生動有興趣,在場的人都深深感受到攝影文化的美妙、精彩。
江西省美協會員、省民協會員陳上智在蘆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當地農民畫愛好者進行了民間繪畫輔導。兩個多小時多課程,讓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間繪畫文化的魅力。
萍鄉學院青年舞蹈教師王亞瑩在蘆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當地的舞蹈愛好者進行了廣場舞輔導,并親身示范,在場群眾不僅學習有收獲,同時還飽了眼福。
江西省劇協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肖曉在上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如何寫好劇本》為題,為廣大音舞創作愛好者解答了劇本選題和創作要注重的事項。講座從生活的創作實踐出發,非常接地氣,富有可操作性,讓聽眾受益匪淺。
在上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省書協理事、宜春市書協主席歐陽荷庚結合自身習書經歷,總結了學習行書的方法,通過梳理書法發展脈絡,讓大家清晰掌握行書的特點和意趣。他還耐心地解答了現場群眾的提問,讓聽眾受益匪淺。
江西省攝協會員、萍鄉市攝協副秘書長許昭坤在上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當地攝影愛好者講述人像攝影拍攝,聽眾被課堂內容的魅力深深折服,同時對人像攝影有了進一步認識。
蓮花縣文體中心多功能廳,不時傳出陣陣熱烈的掌聲和悠揚的歌聲,省音協副主席王洋為當地音樂舞蹈戲劇工作者協會會員和縣內音樂愛好者講授了大合唱的理論知識,我國大合唱的歷史背景、名家、名曲等,與聽眾進行了熱烈的互動。王教授精彩的講解博得了學員陣陣喝彩。
中國作協會員、宜春市文聯副主席歐陽娟為蓮花縣作協會員就“生活與文學”進行深入講解。講座內容具有新時代特色,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萍鄉工業學校舞蹈教師王亞星在良坊鎮灣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對廣場舞愛好者進行現場輔導。她細致講解并現場示范了廣場舞的動作要領,還就隊形變化等問題與現場的廣場舞愛好者進行了詳細交流。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