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大棉襖真暖和,我很喜歡這份新年禮物,今年冬天我再也不怕冷了!”12月25日,在江西南昌紅谷灘區郡塘小學,學生鄧利超雙手接過愛心人士遞來的棉襖時開心地說道。這是“情暖紅谷灘點亮微心愿”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關愛困境兒童圓夢“微心愿”認領儀式上發生的暖心一幕。
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給困境兒童、殘障疾病兒童、外來務工困難家庭兒童提供幫扶,江西南昌紅谷灘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紅谷灘區志愿者聯合會開展了“情暖紅谷灘點亮微心愿”關愛困境兒童圓夢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們給孩子們送去了特殊的新年禮物。
小朋友圓夢收到新年禮物
12月25日下午,冬日的暖陽普照,郡塘小學的操場上歡聲笑語不斷,身穿志愿紅馬甲的愛心人士、志愿者組成“圓夢使者”團,將一份份新年禮物送到孩子們的手中。
棉襖、書包、運動鞋……孩子們收到自己的禮物,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謝謝叔叔阿姨們實現了我的愿望,有了這件大棉襖,冬天再冷我也不怕了。”鄧利超笑著說道。
“阿姨,這是我編織的一艘船,送給您,祝您工作和生活一帆風順!”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編織的手工作品送給了志愿者和愛心人士,一個個精致的手工船承載著孩子們滿滿的謝意。
“我們的教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還有很多難題需破解,最突出的莫過于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據統計,我校共有留守兒童350名,其中122名家庭困難兒童,他們除了物質貧乏外,更多的是缺乏愛。”生米鎮中心學校校長劉芳華說,此次活動,不僅給孩子們送來了新年禮物,更是帶來了政府、志愿者和愛心人士們的溫暖和關愛,讓孩子們的心中也充滿愛。
217個微心愿被全部點亮
小心愿,大希望。12月15日,“紅谷灘發布”發出尋找“圓夢使者”點亮困境兒童微心愿的消息后,一場愛心接力在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內上演。孩子們質樸的愿望,吸引一個又一個市民加入奉獻愛心的隊伍,不到4天時間,217個微心愿便被全部點亮,活動共收到書包、棉襖等價值6萬元的愛心禮物。
“很開心很榮幸參與到此次活動,幫助人也是一件很溫暖的事,小朋友們純真的愿望很珍貴,我們盡己所能,希望他們開心快樂,祝小朋友們學業進步、自強不息。”拿著愛心人士證書,來自中建五局投資公司華東分公司的劉羽說。
“孩子們的心愿雖微小,但每一個都是一份美好的期盼,承載著他們的夢想。大家的廣泛參與,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紅谷灘區志愿者聯合會會長閔小平說,此次微心愿服務活動,不僅滿足了同學們的小小心愿,更是給我們孩子上的一堂生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課程,孩子們將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種上愛心的種子,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得到更生動的傳遞和傳承。
全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近3000場
在紅谷灘區,像“情暖紅谷灘點亮微心愿”這樣的志愿服務活動還有很多,以活動帶動志愿服務提質增效,成為該區開展志愿服務的一種常態。近年來,紅谷灘區建立健全了區、鎮(街辦、管理處)、村(社區)三級志愿服務體系,深入持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持續打造了“情暖紅谷灘”志愿服務品牌,從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助貧助殘等方面,陸續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志愿服務成為紅谷灘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成為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靚麗名片。
近日,2020年南昌市四個“十佳”遴選結果正式出爐,紅谷灘新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獲評南昌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紅谷灘區紫金園社區入選南昌市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小小志愿者“文明宣講進社區”項目入選南昌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一個個好消息傳來,進一步擴大了紅谷灘區志愿服務的影響力。
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城市里的普通人,他們用顆顆愛心為構筑“文明紅谷灘”添磚加瓦,成為贛江西岸這座新城區最生動的風景。截至目前,紅谷灘區有注冊志愿者49345人。2020年,全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近3000場,服務群眾達5萬余人。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