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很多人想去看看。而之所于人們愿意踏上旅程,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們能在不同的地方,“遇見”不一樣的風景,感受不一樣的山水之美。山水之美來自于大自然無私的饋贈,倘若游人能做到愛美惜美,則是錦上添花。但事實是,我們身旁,卻常有一些不文明行為發生,讓旅程變得不那么完美。近日,記者走訪市中心城區部分公園發現,游客踐踏草坪、亂扔垃圾、隨意折枝損花等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
心生憤慨不文明行為讓美景大打折扣
12月17日,吉安城的天空難得放晴。趁著這好天氣,市民紛紛走出家門,曬曬連日來被雨水打濕的“心情”。吉安廬陵文化生態園里,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在奶奶的陪伴下,玩得不亦樂乎。當祖孫二人行至噴泉處時,孩子突然扯住老人的衣角喊著“奶奶,我要尿尿”。見此情形,老人很“自然”地叫孩子蹲在了路中央“就地解決”。之后,老人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徑直帶著孩子離開了。接下來的1個小時內,同一地段,先后又有2個孩子在大人的“守護”下隨意大小便。
12月18日,市中心城區后河公園,一石桌旁散落著各式垃圾。不遠處,幾個年輕人坐在草坪上說說笑笑,期間不時有人隨手將瓜子殼扔在了草叢里?!皨寢專@花好漂亮,我要摘”,看著路旁的花叢,一小女孩嚷著要摘花,此時的家長在一旁欣然點頭,并未作出任何阻止的動作。
12月19日,市中心城區白鷺洲公園。周末一到,游園人數也多了起來。走訪中,記者發現,有一對情侶模樣的年輕人選了一個較為僻靜的地方,對著一棵樹做起了“功課”。一會兒工夫,樹上便留下了諸如“我愛你”之類的情話。記者隨后上前仔細查看,發現這棵樹早已“傷痕累累”,什么“到此一游”我想你”,都能在上面找到。
“在公共場所做這樣的事情,肯定是不好的”,市民李聰表示,雖然看了讓人覺得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憤怒,但大多數人的態度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心生疼惜他們只為風景能變得更美
有人肆意破壞美景,也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盡自己所能維護著一份難得的美。
今年4月,新干縣陽光義工協會的50多名志愿者自帶竹簍,在千米高的七琴鎮燥石村清理景區垃圾;11月1日,新干縣陽光義工協會組織一批高中生,前往該縣贛江文昌塔段,進行“徒步撿垃圾,保護母親河”的環保志愿活動;11月14日,新干縣陽光義工協會組織義工前往莒洲島,撿拾市民隨意丟棄的垃圾……每組織一次這樣的活動,志愿者們的心中便會多一份感慨?!拔覀円话銜羧肆髁勘容^大的時段,去一些熱門景點開展環?;顒印?,12月18日,該協會會長“老牛”告訴記者,“五一”、國慶假期出游的人較多,“人一多,留下的垃圾也就多了”。美景被踐踏摧殘,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為了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義工們以身作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踐行著環保理念。
“雖然只是撿撿垃圾,看上去沒什么大不了。但對于我個人而言,確實是一種感觸,感覺自己和他們這些人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笔忻癯滔壬诘弥赂申柟饬x工協會的義工們時常開展類似的環?;顒訒r,表示自己真心想為義工們點個贊。
心生顧慮遇到不文明行為舉報者甚少
雖說有不文明行為者只是少數,但旅游歸根結底,是一種社會活動。不文明的人和事,常常會給一座城市、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國家帶來負面的影響。面對生活中諸如折枝損花、踩踏綠地、亂涂亂刻等不文明行為時,你會勇敢地站出來對它們說“不”嗎?12月19日,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數位市民中,大多數人給的回復是“不會”,理由是“管不著,也不好管”。我有一次看到一個老人在景區給小孩子把尿,就說了一句‘前面有公廁’,結果被老人家罵了10余分鐘”,市民李先生自稱曾遭遇的尷尬一幕,讓其至今有“陰影”。當記者提醒李先生,針對不文明行為可以進行舉報時,其覺得很意外,沒想過舉報,也不知道舉報熱線”。
“沒想過舉報”,一句簡簡單單的話,折射出的卻是一個“無情”的現實。據吉安市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一陳姓相關負責人介紹,自0796—8239622這一旅游投訴電話設立以來,至今已有數年時間,但從未接到過一起有關于不文明行為的投訴。據其分析,不舉報的原因,可能與人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有關聯。
“我認為不文明行為的產生,主要還是個別人的素質不高,另外一個就是相關的管理沒有跟上”,針對不文明行為,80后”邱慧有自己的看法,文明”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一方面要提高國民素質,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管理。所以,既然踏上了旅程,就讓心情放松下來,讓每一次駐足和停頓,都變成一次小憩,用最優雅的方式度過吧?;蛟S只有這樣,才能讓出游成為最美的風景。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