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務要求
1、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不計報酬、樂于奉獻、為他人服務、為義博會做貢獻,這是對志愿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志愿精神的具體體現。
2、守時守紀。志愿者要遵守工作時間,按時到崗;有紀律觀念,
3、熱情服務。充分展現青年熱情、友好的形象。
4、堅守崗位。崗位沒有主次之分,每一個崗位都對活動有序的運轉影響重大,因此堅守崗位、恪盡職守,是身為志愿者應盡的義務。
5、團結互助。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志愿者不是孤立的個人,而是整個志愿者團體的一員,要注意與團隊成員的溝通,團隊的有序運轉取決于成員間的誠實、理解和尊重,取決于團隊成員間的團結互助。
6、不求私利。志愿者是不求任何私人利益的,志愿服務的崗位是具體而平凡的。
志愿者服務老人的技巧
1、老人的需求
(1)健康的身體:長壽而不健康,對老人而言,除了是自己負擔也是家人的負擔。
老人需要協助面對疾病,也需要認識及預防疾病。
(2)經濟獨立:金錢除了維持基本的生活質素,也是參與社交活動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此外,金錢對老人而言也是仍然擁有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3)擴闊社交圈子:老人需與社會保持接觸,需要別人的關懷和認同,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
2、老人的心理轉變
(1)個人方面。退休、年老使老人在權力與角色方面有所改變,由照顧者變為被照顧的人。在經濟方面,由主動的付出變為被動的接受。加上生理的退化,使老人的活動能力降低,如不善用時光,終日無所事事,生活空虛,更帶來無助及無奈的感覺。老化過程也為老人帶來體態的萎縮,自我形象降低,造成自卑感或缺乏自信。
(2)與家人的關系。家人外出工作或上學,不免為老人帶來一份孤寂的感覺,如遇上配偶死亡,老人更加孤單及缺乏安全感。有時這些感受會導致行為的表現是刻意挑剔家人或凡事嚕嚕蘇蘇,藉以引人注目,減低被人遺忘的感覺。 家人的關懷,對老人的情緒及健康至為重要。
(3)與朋輩的關系。老人了累積數十年的人生經驗和個人習慣,有時候較難接受別人所持不同的意見,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老人在人際關系方面,也需要很大的適應。如能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老人們又能成為對方的良伴。
(4)社會方面。社會對老人的一些刻板及負面印象,也影響老人的自我形象。現代社會對傳統不重視,經濟占主導地位,對老人的照顧不足,都令老人產生無助感,覺得自己對社會已是沒有用,對家人更是一個包袱。社會人士的關心,對老人的情緒及健康起重要作用。
3、與老年人的溝通技巧
(1)同感。設身處地從服務對象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事物,并且正確地傳達自己的了解予對方,使其覺得被了解和接受,這是給服務對象最大的支持力量。
(2)真摯。用坦誠的態度與對方交往,使他們感受到一種真摯的關心。
(3)接納。服務對象大部分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懷及接納,故需以愛心及體諒去接納他們。
(4)尊重。服務對象常感無用,容易產生自卑,給予明顯尊重、支持,增強其自愛和自尊心,提升其自我形象。
(5)主動。服務對象大多是被動,自信心低,對人有戒心,因此要積極主動去接觸他們,使他們感到關心。
(6)耐心。服務對象多有一些不愉快的生活經驗,需要耐心地聆聽和處理。
(7)個人化、獨特性。每一服務對象都應視為獨立之個體,有不同之特質與需要,除基本態度與技巧外,仍要順應情況,作出合宜之行動和表示,才是有意義地建立良好關系,及大致所期望之效果。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