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愿服務的規范化,不僅在于鏡頭前的八顆牙微笑與志愿禮動作,更在于每次志愿行動中,做到以服務對象需求為先的到位與尊重。
2.志愿者快樂感和收獲感固然重要,不論自拍或合照抑或交友結伴都無不可,但請不要忘記這些都是真正的志愿服務后才做的分享之舉,此邏輯順序不可顛倒,否則過猶不及矣!
3.專業志愿者并非定義一般志愿者業余水平,而是意指其應該提高志愿服務技能的專業性與規范性,另外也指擁有某項專業技術人員發揮所長,自愿參與專業性較強要求的志愿服務。專業志愿者有其一體二面,切不可誤入“志愿失靈”之境地。
4.應急救災、山區支教與賽會服務等短期性項目,成效呈現相對顯著,容易滿足志愿者自我心理需求及組織者階段性目標,但就持續性角度而言,社區(村居)志愿服務則更亟待各類型志愿者長期參與,畢竟從鄰里守望的社區營造抑或就近就便的志愿服務原則,它都是志愿者的中國選擇,亦是城市臨時性志愿行動后的有效轉化和志愿溢價。
5.你可以擁有各種類型、領域的志愿者身份(包括證照服裝等標識),可以選擇加入自己喜歡的組織團隊,不論是青年志愿者還是巾幗志愿者抑或文化志愿者等等都可兼任,畢竟這沒有排他性和唯一性,但它必須有真正意義的志愿服務(行動),才能名實相符!
6.在當下公益風盛吹中,志愿者應積極嘗試與社工、公益人士、相關組織者等加強合作,但切勿角色定位混淆不清,忘卻“無償性”和“業余性”的重要特性,失去可貴的志愿精神!
7.除了極少數比例轉型全職公益人士Ngoer外,絕多數志愿者都是各行業各年齡段的國民組成,這注定參與志愿服務是個人生活行為和社會實踐之一(非生活方式),在自己喜歡并接受的志愿組織及其項目服務中找到既關愛他人又自我愉悅的感悟,而非僅僅滿足內心時尚感、虛榮心和被志愿。
8.伴隨社會發展,更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并找尋服務項目,但不是所有需求都需要志愿者(尤其是個別志愿服務發達地區),反倒是滿足志愿者自身的精神需求更大些,況且志愿服務亦是有邊界有限度的,而非漫無邊際的行為藝術!
9.青年志愿者隨著年歲漸長,逐步離開校園或職場變動,原有的青協義工聯服務隊各角色亦更迭,唯一不應變化的是“志愿者”身份,在志愿服務信息化系統建設不充分不兼容的現況下,它不像人事檔案黨團員組織關系有固定轉移對接,只存乎初心。
10.(公益)志愿組織終極目標可以選擇將自身做沒,但真正的志愿者則應長懷愛心,在需求永遠大于供給的現實俗世中,堅守自己喜歡的志愿服務方式(不一定都公益創業就業),使之成為行為習慣并傳遞光芒,那么你就是生命中優秀的志愿者,見天地,見自我!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