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三十年如一日,堅守醫務一線,用白衣作戰袍,用初心踐使命,在服務患者、參與公益等方面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責任與擔當。她叫鄒衛紅,是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也是吉安市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副隊長。
用微笑和耐心,成為新時代的最美“白衣天使”
鄒衛紅是一名農家子弟,從小就想著為父老鄉親做點實事。1994年衛校畢業參加工作后,決定立足本職崗位,秉承著南丁格爾的理想和信念,以微笑和耐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治病救人的每一項工作,做到醫者仁心、無愧初心。
面對每一個病患,在日復一日單調而忙碌的護理工作中,她總是洋溢著春風般的微笑,為那些幼小或脆弱的生命,焦灼、忐忑的家屬們注入熱情和希望。同時,在工作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一切以病人為重,以科室工作為先。只要工作需要,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三更半夜,她都隨叫隨到,毫無怨言。特別是在兒科工作期間,她每天總是最早一個到科室最晚一個離開,加班加點成為常態,經常是迎著朝霞、伴著夕陽,早出晚歸。
有一天晚上,來了一名患兒哭鬧不停、肚子痛得厲害,本該下班的她立即走過去詢問查體,初步懷疑是腸套疊的重癥患兒,立即進行簡要救治并緊急告知醫生。由于緊急處理及時,孩子轉危為安,讓患者家屬萬分感激,夸贊其是最美“白衣天使”。
用細心和責任,成為新時代的最美“兒科護理”
從醫幾十年來,鄒衛紅始終牢記為民服務宗旨,把“敬佑生命、護佑健康”作為第一使命,堅守護理一線,不斷積累經驗、提升專業水平,及時為患者解除病痛。針對兒科護理是一項來不得半點虛假馬虎的工作,她堅持學中干、干中學,勤學苦練靜脈穿刺等醫技本領,終于成為“一扎準”的高手。無論是剛出生的新生兒,還是稍大點的幼兒,她都能做到“一針見血”,收獲了無數個“大拇哥”。
有一次,一名外地來已經休克的患兒,四肢冰涼,病情危重,須立即采血、補液,能否立即補液是搶救孩子的關鍵。但是靜脈穿刺難度極大,她根據經驗,快速建立了靜脈輸液通道,讓患兒及時得到了救治并很快轉危為安。
還有一次,剛調到婦產科時,遇到了一個被家屬和醫生都放棄救治的未足月、發育不完全新生兒。當鄒衛紅從手術室接過嬰兒時,她并沒有放棄這條小生命,而是緊急地把嬰兒放在輻熱臺上,在采取輸氧、輸液等一系列緊急措施后,奇跡發生了,新生兒膚色轉紅,眼睛睜開了!此后,歷經89天的救治,新生兒康復出院,家屬感激萬分。
用善良和真誠,成為新時代的最美“救護鏈長”
在工作中,鄒衛紅是迎難而上、救死扶傷的標兵;在生活中,鄒衛紅是群眾公認的公益達人、博愛大使。她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生命不息,志愿服務不止”的信念,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積極組織參與公益宣傳、社區義診、扶貧濟困、無償獻血、愛心助學等志愿服務活動,延長“救護鏈”。
在吉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初,她積極響應社區號召,第一時間參加了“衛小二”志愿服務活動,每周一次參與衛生大掃除活動,通過微信和上門等方式廣泛宣傳,用行動清潔家園。在服務社區居民時,她主動公開醫務人員身份和電話號碼,鄰居們有個頭痛腦熱的,都會來找她。有時忙不過來,她還把職業是醫生的丈夫叫上,夫妻齊上陣。她還經常聯系醫院的同事們到社區、敬老院進行義診和健康科普,幫助社區居民做基本體格檢查、疾控知識宣教、健康指導等等。
2022年11月6日,在武功山羊獅慕景區旅游時,偶遇一位游客摔傷導致小腿骨折,情況十分危急。她毫不猶豫上前,迅速判斷傷情,就地取材為傷者固定、包扎、止血,直至轉危為安,相關事跡在《中國紅十字報》刊登宣傳。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醫路上,鄒衛紅對黨和人民無限的愛,激勵她始終站在時代前沿,視工作為生命,待患者如親人,就連業余生活都是滿滿的“公益行”,用白衣戰袍詮釋著“巾幗擔當”、書寫著新時代最美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