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基層文明實踐,做好文明實踐報道,要高度重視文明實踐活動主題、內容和形式的策劃,既要有立意的高度,也要有思考的深度和報道的鮮活度,才能引發群眾的共情,實現有效的傳播。”這是江西省“四個100”文化導師鄒海斌日前在樟樹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基層文明實踐員們專門開設的一堂文明實踐新聞選題策劃培訓。“既講理論,又說實踐,鄒老師的授課對我以后講好我們的社區故事幫助很大。”聽完了這堂課,樟樹市鹿江街道邊街社區文明實踐員姜霆宇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如何讓優質導師資源價值得到最大限度呈現?高安市、袁州區、奉新縣等地縣(市、區)委書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身份與導師會面,為導師頒發證書,讓導師們俯身基層、服務群眾中既有獲得感,又有榮譽感;萬載縣在“四個100”文化導師見面會上同步啟動“名師帶徒”結對儀式,四位來自省廣電網絡視聽中心、省委黨校及當地采茶戲、花燈劇等領域的導師分別與多位縣級文化工作者開展“一對多”結對,夯實基層文化人才培育工程;靖安縣在導師見面會當天舉辦以“文明之光實踐同行”為主題的文明實踐精品項目大賽,導師以評委身份為大賽賦能,及時了解當地文明實踐資源稟賦,大家表示,要以項目化思維推動當地文明實踐融入日常,化作經常。 3月15日,一場大型青年歌唱家文藝晚會在宜豐縣文化中心舉行,晚會不僅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也是“四個100”文藝導師助力鄉村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晚會籌備期間,從演員表演到主持人臺風,從化妝到燈光,再到舞臺走位,文藝導師、宜春學院教師劉川對晚會的各個環節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指導。 宜春市在抓好省級導師資源基礎上,還重點在“四個一批”(即設立一批工作室、配套一批土專家、培育一批好項目、提升一批實踐站)上同向發力,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在贛西大地落地生根,結出碩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設13個文化導師工作站(點),讓導師扎根基層“有場所”;配套212名縣級本土文化人才,打造一支“群眾身邊不走的隊伍”,并確保全市鄉鎮、街道人才服務資源全覆蓋;成立10個項目服務小組,為省級導師及縣級人才共同策劃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實踐精品項目提供支撐;同時,加大對薄弱陣地、偏遠陣地的幫扶力度,著力提升一批活動質效不高、陣地建設仍有差距的實踐站,確保優質文化資源全面下沉,不留“死角”。 “作為宣講導師,我將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深入挖掘和傳遞地方獨具特色的文化故事,推出更具親和力、充滿吸引力的宣傳宣講活動,用樸實真情和智慧語言讓文化宣講煥發新力量。”宣講導師、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德滿如是說。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