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江西省“四個100”文化導師曾正東前往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寺下鎮周屋村,展開了一場兼具文化探尋與溫情關懷的下鄉之旅——探訪周屋車馬燈非遺,并為村里80歲以上老人拍攝幸福笑臉照。
活動當天,曾正東來到周屋祠堂,在村民指引下,他與車馬燈非遺傳承人深入交流,聽他們講述這項民俗瑰寶的起源、發展及表演技巧,還仔細觀察了承載歲月痕跡的車馬燈道具。得知車馬燈常在重大節日表演,數十人身著艷服、持燈起舞,場面壯觀且蘊含深厚文化內涵,他不禁感嘆:“這是一項珍貴的民間藝術,我們必須好好傳承。”
隨后,曾正東組織鄉鎮宣傳員和文明實踐員為村里八旬老人拍攝笑臉照。老人們早早聚集,他先與老人們親切攀談,隨后開始現場教學:“拍老人要蹲低機位,和他們視線平齊才顯尊重,光線從側前方打過來,皺紋里的暖意才會更清晰。”學員們圍在一旁認真記錄,不時按動快門實踐。曾正東巡回指導,看到有學員鏡頭太近,便輕聲提醒:“退半步,把老人身后的荷花也收進去,家鄉的味道才更足。”老人們臉上的喜悅如暖陽般動人,有的特意換上心愛衣物、戴上珍藏飾品。曾正東說:“這些笑容里滿是對生活的熱愛,能帶著大家一起記錄,既留住了時光,也傳了手藝。”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