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實踐>> 正文                              查看更多>>
老會堂奏響文明新曲
江西省文明實踐   2025-06-12 10:09:03  編輯:陳晗子 作者:葉相發 張海光

  仲夏時節,走進大余縣新城鎮水南村,平坦的瀝青路穿村而過,農家院落干凈整潔,文明標語點綴其間。村中心,白墻灰磚、尖頂紅瓦的水南會堂里,婦女們正排練廣場舞;會堂前,孩童追逐嬉戲,笑聲清脆;農家書屋里,幾個身影埋首書卷,神情專注。

  這座歷經半個世紀風雨的老會堂,曾是村莊的“精神殿堂”,如今,已成為水南村鄉風文明的閃亮高地。今年5月,水南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這份榮譽背后,作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弘揚文明新風的關鍵陣地,水南會堂功不可沒。

  重生,亦是新生

  時光回溯至1973年,勤勞的水南村民渴望擁有一處凝聚民心、舉辦活動的公共空間。建大會堂——一個凝聚共識的念頭應運而生!一聲號召,全村泥工、瓦工、木工等能工巧匠紛紛響應,歷經三年,一座寬18米、長41米、高13米、可容納500余人的鄉村會堂拔地而起。

  “那時全村上下心可齊了!沒那么多機器,全靠肩挑手扛。我搬磚、和泥,還上山砍木頭。建成那天,全村老少像過年一樣開心。”年過古稀的建設者李明貴憶及往昔,眼中閃光。

  自此,會堂成了“村莊心臟”。“逢年過節放電影、唱大戲,大人小孩早早搬凳子占座,十里八鄉的人都來看,擠得滿滿當當!”今年71歲的村民李光富記憶猶新。

  然而,數十年的風雨侵蝕,會堂漸顯疲態,墻體斑駁、瓦片殘損、木梁吱呀作響。“這是我們的根,是全村的精神家園,不能倒!”2016年,守護會堂的熱情被點燃,村民踴躍捐資,籌資49.59萬元,加固主體、更換琉璃瓦、粉刷外墻、硬化地面、添置座椅……一場精心修繕,讓老會堂煥新重生。

  重生,亦是新生。如今的水南會堂被賦予了新使命:不僅是新城鎮黨校的教學點,更是水南村文明實踐站主陣地,同時容納著農家書屋、農民劇團駐地、“法律明白人”培訓基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今年3月,水南村積極爭取資金,為會堂安裝了空調,升級了舞臺設施。鎮、村的大型會議、培訓活動紛至沓來。老會堂已蝶變為集會議培訓、村民議事、文化展演、閱讀學習、志愿服務于一體的“鄉村文明綜合體”。

  會堂活了,村民樂了

  5月8日,江西省“四個100”文化導師下基層攝影公益培訓班在水南會堂舉辦。消息一出,便吸引了130余名文明實踐員、攝影愛好者和村民參加。

  “聽說有專家,我立馬就來了!學會拍好照片,給咱家鄉、給家人留個念想!”村民石增心將手機鏡頭對準古樸的祠堂、青翠的稻田和家人和藹的笑臉反復構圖拍攝,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這場“光影盛宴”,只是水南會堂“文化大餐”中的一道。村愛心教育基金會年度募捐活動在此舉行,村民慷慨解囊,匯聚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暖流;工匠技能培訓班定期開課,老匠人教授傳統技藝,年輕人認真求學,為家鄉建設積蓄力量;每年暑期,贛南師范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大學生們帶來知識和活力,在會堂教孩子們繪畫寫作,歡聲滿堂……

  “光靠村里力量不夠,得開門辦活動!”水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忠東介紹。水南村探索“區域聯盟、村企聯盟、部門協同”模式,主動與周邊村、鎮文化站、縣文化館以及文化企業對接合作,引入優質資源。“場地共用、活動共辦、資源共享,人氣聚了,會堂活了,村民樂了!”李忠東說。

  步入水南會堂一樓,右側墻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安排表”格外醒目:四月倡導鮮花祭掃、文明祭祀;五月組織清潔家園行動;六月策劃敬老愛幼、防溺水活動……一場場帶著“溫度”與“深度”的活動,正潤澤著千家萬戶。

  拾級而上至二樓,便是村民的“精神糧倉”——農家書屋。1500余冊藏書涵蓋農業科技、歷史地理、兒童讀物等領域。“去年按書上方法種田,少打兩遍農藥,稻子反而更好!”種糧大戶李方平常來“充電”,緊握科學種田的“金鑰匙”。

  老建筑,育新風

  “多虧了李老師!幾句話,點醒了我們兄弟仨!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和,福氣多。”村民李某感嘆道。前不久,他們三兄弟因老人贍養問題起了爭執,便來到會堂的“村民說事”平臺求助。最終,經過村“五老”顧問組成員、退休教師李毛生的耐心調解,三兄弟反思后達成共識,按時輪流照護老人,家庭重歸和睦。

  在水南會堂,用“鄉言鄉語”拉家常、訴情誼、講道理、化糾紛,是常態。水南村打造“村民說事”平臺,將老會堂變成“陽光議事廳”,村民理事會和“五老”顧問組成員擔當主力,大到村莊發展規劃、集體經濟項目,小到鄰里糾紛調解、環境衛生,都在村民代表的共同見證下公開討論、民主決策。老會堂已成為孕育善治良序、涵養文明鄉風的“孵化器”與“擴音器”。

  與此同時,水南村推行“文明積分制”,村民參與志愿服務、調解矛盾、移風易俗等善行義舉都能獲得相應積分。“現在出門,車上總放把小鏟子,順手清理路邊垃圾、雜草,不僅環境美了,積分還能換糧油和日用品!”村民李先河笑著說,積分更是榮譽的象征。目前,水南村已成立平安志愿服務隊、社區家政志愿服務隊等7支志愿服務隊,注冊志愿者62人。一個個活躍在村頭巷尾的“紅馬甲”,成為傳播文明、服務鄉鄰的亮麗風景。

  一場采茶戲,唱響鄉音;一次議事會,解開心結;一堂政策課,共繪藍圖……水南會堂猶如一盞明燈,凝聚人心、傳承美德、弘揚新風,為水南村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來源:江西日報
相關新聞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關于我們 | 網站導航 | 廣告服務 | 意見建議 | 贛公網安備 36010802000294號
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 主管 | 江西日報社 主辦 | 舉報電話:0791-86847779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證號:1409348 贛ICP備08100009號-4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6120170003
出版許可:新出網證(贛)字0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B2-200700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3612008001
新聞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創建投稿:jx-wmb@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天天干天天做天天操| 免费体验120秒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午夜免费小视频| xxxxx亚洲|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wwwxxx亚洲| 日韩在线视频网|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看一个| 男人的天堂黄色|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国产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日本一本高清视频|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freefron性中国国产高清|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成年人黄色一级片| 免费v片在线观看| 5555在线播放免费播放|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两个丫头稚嫩紧窄小说| 特级全黄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