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婚禮雖然沒有奢華的喜宴,卻讓我們感到溫馨?,F成的宴會場地節省了酒店場地的租金,減少了一大筆宴請花費。”日前,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彭家村村民彭文濤夫婦以低彩禮、低成本的方式,在村委會的公共場地舉辦婚禮。婚禮現場,沒有精致的裝飾,沒有鋪張的宴席,卻洋溢著幸福與溫情。親友和村民圍坐一堂,見證了這場簡約而浪漫的婚禮。
近年來,渝水區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緊緊圍繞推動鄉風文明的關鍵人物、重要節點、主要平臺等要素,以示范引領、文藝巡演等舉措,潛移默化推動鄉風文明向善向美,持續擦亮“上善渝水”的底色。
培育文明新風,關鍵在引導群眾廣泛參與。渝水區依托“身邊好人”、文明實踐員、“零彩禮”結婚者等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文明實踐員隊伍在村(社區)文明實踐中積極傳遞鄉風文明、移風易俗理念,組織群眾身邊的榜樣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宣講志愿服務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價值觀。同時,積極發揮鄉賢作用,依托紅白理事會中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等鄉賢威望高、影響大的優勢,倡導孝老敬親、厚養薄葬和儉辦紅白喜事的文明新風尚。
臺上,演員們唱腔優美,劇情一波三折;臺下,鄉親們沉浸其中,不時鼓掌喝彩。渝水區積極開展文藝巡演傳播新觀念,創作了一批以移風易俗為主題、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到鄉村巡演,傳遞黨的惠民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新時代新風貌。去年,該區舉辦了36場移風易俗文藝宣傳演出,讓鄉間田野勁吹文明鄉風。同時,把握重要時間節點弘揚文明新風尚,并利用鄉鎮趕集日、趕廟會日,設置移風易俗宣傳點,開展互動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文明新風尚,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渝水區注重發揮各類平臺作用,為群眾提供豐富的文化活動和有力的思想引領。該區以“一盤棋”思想整合資源,將道德講堂、志愿服務站、農家書屋等功能活動場地融為一體,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設置移風易俗宣傳欄、展示區,展示先進典型事跡和文明新風成果,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同時,整合“曉康驛站”等平臺載體,聚焦助推移風易俗和鄉村有效治理目標,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