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適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腦卒中、嚴重創傷、電擊傷、溺水、擠壓傷、踩踏傷、中毒等多種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
心肺復蘇概述
▲對于心跳呼吸驟停的傷病員,心肺復蘇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時間。
▲在心跳呼吸驟停后4分鐘之內開始正確的心肺復蘇,8分鐘內開始高級生命支持者,生存希望大。
重點提示:
搶救生命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現場及時開展有效的搶救非常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心肺復蘇技術。
心肺復蘇操作程序
▲步驟一:判斷意識。輕拍傷病員肩膀,高聲呼喊:“喂,你怎么了!”
▲步驟二:高聲呼救。“快來人啊,有人暈倒了,快撥打急救電話”或趕快呼叫場館內的急救人員。
▲步驟三:將傷病員翻成仰臥姿勢,放在堅硬的平面上。
▲步驟四:打開氣道。成人:用仰頭舉頦法打開氣道,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90°)。
▲步驟五:判斷呼吸
一看,看胸部有無起伏
二聽,聽有無呼吸聲
三感覺,感覺有無呼出氣流拂面
重點提示:
判斷呼吸的時間不能少于5—10秒鐘
▲步驟六:口對口人工呼吸
救護員將放在傷病員前額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緊傷病員的鼻翼,吸一口氣,用雙唇包嚴傷病員口唇,緩慢持續將氣體吹入。
吹氣時間為1秒鐘以上。
吹氣量700—1100毫升(吹氣時,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過度通氣),吹氣頻率為12次/分鐘(每5秒鐘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頻率為12—16次/分鐘。
▲步驟七: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部位:胸部正中兩乳連接水平
按壓方法:
①救護員用一手中指沿傷病員一側肋弓向上滑行至兩側肋弓交界處,食指、中指并攏排列,另一手掌根緊貼食指置于傷病員胸部。
②救護員雙手掌根同向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雙臂伸直,上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支點,垂直向下、用力、有節奏地按壓30次。
③按壓與放松的時間相等,下壓深度4—5厘米,放松時保證胸壁完全復位,按壓頻率100次/分鐘。正常成人脈搏每分鐘60—100次。
重要提示:按壓與通氣之比為30:2,做5個循環后可以觀察一下傷病員的呼吸和脈搏。
心肺復蘇有效指征
傷病員面色、口唇由蒼白、青紫變紅潤;
恢復自主呼吸及脈搏搏動;
眼球活動,手足抽動,呻吟。
復原(側臥)位
心肺復蘇成功后或無意識但恢復呼吸及心跳的傷病員,將其翻轉為復原(側臥)位。
▲步驟一:救護員位于傷病員一側,將靠近自身的傷病員的手臂肘關節屈曲成90°,置于頭部側方。
▲步驟二:另一手肘部彎曲置于胸前
▲步驟三:將傷病員遠離救護員一側的下肢屈曲,救護員一手抓住傷病員膝部,另一手扶住傷病員肩部,輕輕將傷病員翻轉成側臥姿勢。
▲步驟四:將傷病員置于胸前的手掌心向下,放在面頰下方,將氣道輕輕打開。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